所得所求所备

呆羊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zqccw.com,最快更新呆羊文集最新章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刘老师也不例外,不过,他传的是愉悦身心的道理,授的是乐观豁达的课业,解的是热爱生活的收“获”

    刘老师,名燮昌,年六十有五,北京人氏,工作在海淀艺校,教语文,现已退休。可人家比上班儿时候更忙了,忙着作画,您可听明白喽,刘老师的画是“作”出来的,所用的材料不是纸张、砚台、画布、水彩,是易拉罐儿。

    这易拉罐儿和作画之间,按说没什么联系,可人家刘老师敢想敢干,而且一举成功,这和刘老师的钻研密不可分。钻研源于爱好,爱好源于兴趣,正所谓: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中学时代的刘老师,就包揽了学校里所有的板报,美术基础扎实;从事教育工作之后,为印考卷,出刻钢版几十年“雕刻技艺”娴熟。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刘老师看到了一本易拉罐工艺品入门的小书,豁然开朗,无师自通,在经历了以字配画的短暂探索之后,便进入到直接“作画”的阶段,自此一发而不可收,从2004年至今,刘谢昌老师的画作已达200多件。大如张牙舞爪、呼之欲飞的龙腾四海;小有色彩斑斓、动静相宜的松鹤延年;人物少则如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军,多则有水浒传里108条好汉。无一不是美轮美奂,栩栩如生。他的作品,从不上色,而是充分利用易拉罐上原有的颜色,衔接之处熨贴至极,全无矫饰之气。除了用于展览,刘老师还把自己的作品引入到了课堂教学当中,杜甫的石壕吏,朱自清的背影,都被他做成了直观的教具,用以讲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情感抒发。同学们开拓了视野,丰富了想象,耳目一新、过目难忘,刘老师的作品则得到了更多人的分享,教学相长,其乐无穷。同学们更用实际行动支持老师的创作,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各种废弃饮料罐儿,为刘老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耗材,而随着一件件精美艺术品的问世,一项新的环保事业也就此诞生了。

    去年,凭着独树一帜的易拉罐画艺,刘燮昌老师相继被评为西城区及北京市的健康老人。现在,有关部门已经着手延请刘老师开设专门课程,为丰富广大老年朋友的晚年生活贡献力量。看来,刘老师的桃李生涯,还远远没有结束呢。

    刘燮昌老师的成就,看似无心插柳的机缘巧合,实则有其必然。古人说:“妙手偶得”可见即便“偶得”也还需妙手。试想,跟刘老师经历类似者大有人在,可为什么只有他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呢?让我们听听刘老师自己的回答吧:

    “生活处处有乐趣,得靠自个儿找。我说的这个乐趣不是贪婪,不是非分之想,而是既要发自内心地喜欢,又得力所能及,那才能真正的旷达跟平和,人也就自然年轻。”

    欲有所得,须有所求,欲有所求,须有所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个中真意,还得咱们每个人自己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