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田大家

惜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zqccw.com,最快更新天峰外传最新章节!

    田斌,丘麓山书院前任院长田文溪先生之子。二十一岁入仕,即任帝国学院儒学座师,当时被人称为帝国学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儒学座师,虽未必后无来者,前不见古人确是板上钉钉的事。后因秉性刚直,且于学术上常出己见为当时学院高层不喜,在一次辩学会上,受多位成名已久的儒学座师攻击,于华龙历七三三年,辞职。受到挫折的田斌并没有放弃自己在儒学上的见解,在游历四方十年之久后回到丘麓山书院后在后山潜心治学著书,于华龙历七四六年,《译经十二卷》出世,以其自己的观点充分对先贤的著作作出了意译与点评。当时的帝国皇帝李熙诚读后谓之曰:“译经十二卷,卷卷是真经。”遂闻名四海。之后田斌又著:《四海见谈》、《室国》、《田斌文集》、《儒论》等著作,其学术于儒学基础上自成一派,世人称之为“田学”皆尊称田斌为“田大家”。与此同时,田斌还在幻兽学上亦造诣颇深,曾著有《幻兽志补遗》,收集了许多前人未曾载入《幻兽志》的幻兽资料,并将其分门别列,整理成册。后田斌为帝国皇帝李炎珉所邀,成为帝国皇室儒学首席座师,同三品大员,加封伯爵爵位。

    ——语出《儒学史上的丰碑·田斌·生平简介》

    说罢,李天祥右掌一翻,似乎要将华龙万里江山,尽数纳入了股掌之间。

    如果说荆州天沙城外三十里处久云山凌霄殿殿主地阶剑圣凌无锋是华龙帝国绝大多数武者的偶像,那么田斌田大家就是当时所有儒家学子心目中的图腾,皆尊称其为田大家。

    值得一提的是,田大家的幻兽是一只极其罕见的三线金龟。据《幻兽志。异兽篇》所载:“三线金龟,三级幻兽,状若草龟,背有三槽。每日子午时分槽生异墨,其香逾兰芷,千金难求,故名三线金龟。”也就是说,三线金龟,在中午和半夜的时候,背上的三条骨槽中会分泌一种带着清香可以当墨汁使用的液体,非常珍贵。这是田斌游历四方时,在交州偏远之地一处沼泽地中偶然寻得的。平日里珍若生命,几乎天天腰间挎一水囊,将那三线金龟贴身携带。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虽然只是春日,西湖的莲花也已经展现出了盎然的生机。零星有小渔船荡过莲叶群,惊得几只趴在莲叶上吮吸露珠的蜻蜓振翅高飞。

    突的一个披头散发的脑袋顶起一片荷叶从水面冒出来,大口地喘了口气,复又忽的沉入水下去了。

    不远处一艘小船上,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被骇地瞪大了双眼,嘴巴张得老大,半响才大声呼叫起来:“阿爸,水鬼!”

    紧接着,后脑勺就挨了一巴掌,兀自还愣愣地盯着那片还在碧波中晃悠的荷叶,不甘心地嘟囔了几句,才转过身去。

    晌午时分,一个落汤鸡似的皂衣老者怀抱着一只小乌龟,爬上了西湖南边的堤岸。

    田斌自投水脱险之后,暗想:陛下遇刺,瞧那杀手瞬间秒杀了两名侍卫,必然有备而来。陛下定然也是看出了这一点,给自己传下口谕,甚至等同遗诏。说不好对方还有后手对付自己。

    于是借着三线金龟,直潜至湖心荷花深处,又转从人迹罕至的西湖南堤上岸。

    上岸后,田斌拽了拽掌中的龙形玉佩,反手揣到怀中。也不顾一身上下湿漉漉的,寻了个林木较为茂盛的所在,一屁股坐在一棵大柳树下,背靠树干,边休息边独自思量起来。

    陛下生死未卜,以陛下当时的语气看,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想必来者纵然没有圣级或是九级的巅峰存在也有两三名八级大剑师,方有可能让陛下没有脱身把握。只盼陛下吉人天相,能逃过此劫。陛下口谕:若朕不幸,先除奸佞,再立长幼。当是来人话语间略显生涩,不似中原口音。能得到陛下微服出巡的消息,甚至事先设下埋伏,必然有帝国内部逆贼与之勾结。而内外勾结要谋害陛下,不是谋逆,便是夺嫡。这些年华龙在陛下治理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几位掌兵大将又都对帝国忠心耿耿,谋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只剩一种可能:夺嫡。陛下当时转念之间,就想通了这层关系,于是遗诏并非是要立哪位皇子为帝,而是要求先除奸佞。可怜我一把老骨头,又无绝世武力,又非手掌兵权,这玉佩也只是信物又不是能调动大军的兵符。我还是先赶赴京城。若是陛下生还,那万事作罢。否则就凭这块玉佩,寻些可靠的帮手,再作打算。此处杭城知府吴启亮是我的弟子,只是此事事关重大,至亲之人都不便告诉,何况也不知他与此事有无干系。老头子我还是独自上京吧。

    想到此处,田斌起身往杭城赶去。又在杭城置备了几身不显眼衣服,和几天的干粮,雇了辆马车,向京城去了。

    杭城知府衙门正堂,吴启亮正无精打采地斜靠在椅背上打着哈欠,心里暗叫晦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想他少年及第,年纪轻轻便当上了一府知府,可就在此事上落后同窗好友,多被讥笑。前些日在金山寺进香时偶遇城中大户叶家千金,颇为中意。便央人上门求亲。昨日刚刚迎娶进门做了他第三房姨太太。话说春宵一刻值千金,也不知这番耕耘是否能一枪中的。今日一大早就被衙门中的差人喊醒,说是有人在湖边发现一具无名男尸,似乎不是本地人氏。

    思量间,就见几个差人抬着一具担架进来,担架上躺着一具白衣中年男子的尸首,胸前心口处一团血迹。

    吴启亮起身上前打量,猛的一惊,竟一个踉跄,坐到了地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