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七十七

初可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zqccw.com,最快更新福宁殿最新章节!

    赵十一是知道萧棠的, 更是知道清白与名节于女子而言十分重要。染陶是个好姐姐,对赵琮好, 对他自不用多说。

    他与吉利悄溜溜地回到福宁殿,也不敢惊动他人, 只将染陶带到侧殿,将她摆在榻上。再将茶喜叫来,令她陪着。

    茶喜一瞧见这副场景便吓坏了,她张嘴就要惊呼,吉利立即捂住她的嘴。

    茶喜震惊地盯着赵十一。

    “你陪陪她,夜再深些,取她的衣裳来替她换上。”

    茶喜连连点头, 吉利这才松开手。

    “小郎君, 染陶姐姐怎么了?”茶喜小声问。

    赵十一冷笑,却未回答,只是转身走回内室。孙家人真是,都到了这份上, 还能想得出这些下三滥的手段!

    茶喜再看吉利, 吉利满脸的无奈,不知该如何说出口。茶喜低头沉默了许久,才终于想明白。她不禁心颤,是谁,竟有这样的胆子?

    赵十一还真没想到那孙竹清对染陶真有几分心意,在他看来,若心悦一人, 还不是百般护着?他以为,这就是宝慈殿中那孙家兄妹用猪脑袋想出来的蠢法子,想丢赵琮的面子。

    他躺在床上恨不得磨牙,就那两个蠢货,还想打赵琮的脸?

    他暗笑,孙家兄妹这辈子都别想再好过。

    次日,几名侍卫果然尽职地去宝慈殿禀报。

    孙太后虽昏昏沉沉,却总有清醒时,待她听明白侍卫的话,她差点呕出血来。她到底是个刚强性子,一时间竟然又站了起来,将侍卫遣出去后,反手就甩了孙筱毓一个耳光。

    孙筱毓跪在地上哭。

    “我当你有了长进,竟又做出这般事来!”

    孙筱毓哭道:“姑母,定是有人从中作梗,是哥哥心悦赵琮的女官染陶,与哥哥躺在一处的该是染陶才对——”

    “你起身。”孙太后轻声打断她的话。

    “姑母?”孙筱毓泪凝于睫,诧异地起身。

    孙太后再度甩了她一个耳光,指着她,痛声道:“你可知,若是此时与那个不成器的躺在一处的,真是染陶的话,我将如何?孙家又将如何?!”

    “如,如何……”孙筱毓呆愣住,她真的不知将如何。

    孙太后被她气得说不出一句话,将如何?她的侄子把皇帝的贴身女官给迷晕,且欲污人家清白,该如何?!孙家的燕国公这个爵位,当真不想要了?他父亲虽冷淡至极,却很有才干,更别提他的祖父,更是连太|祖都赞过的人物。可他们孙家,为何会有这对兄妹这般的后辈?!

    到底怪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为何要将孙筱毓召回来?

    她此时已不在意朝政,心中首先想到的是到底如何才能保住孙家,下意识地她便叫:“青茗——”叫到一半,她才想起,青茗已被处死。

    她哀哀一笑,头一回察觉出了累。

    她真是输得彻底了。

    好在,赵琮对身边的人极为好,尤其染陶陪他长大,这事儿,赵琮即便知道,也不会闹大。赵琮在意染陶的清白。

    她此刻只能寄希望于此。

    既不闹大,赵琮就不能明面上处罚燕国公府。

    赵琮醒来后,没有瞧见染陶,自是觉得诧异,正要问,却见赵十一进来。

    赵十一清早便来陪他,他倒也高兴,便先将其他人都抛到脑后。赵十一暗暗松了口气,赵琮的身子还未大好,他一早便吩咐了殿中的人不要拿此事来烦赵琮。他真怕,赵琮又被气出病来。

    好歹等染陶醒来,再慢慢把这事儿告予赵琮知道。

    且染陶醒来后,人证也在,也好办事。但他与孙太后想到了一处,赵琮这么喜欢染陶,还要把她嫁给那个叫作萧棠的书生,怎忍心将她推出去顶这个锅?昨夜他便想到了这点,干脆把孙筱毓的丫鬟与那个混账推到一处,回头拿这个说事,燕国公也没好果子吃。

    他把万事都想到了。

    却独独没有把染陶算进去。

    他一直陪同赵琮。

    染陶在侧殿中缓缓醒来,茶喜立刻上前,轻声问:“染陶姐姐,你醒啦?”

    一醒来,染陶便想起了昨夜的事,她立即去感受身上是否有痛感。当初进宫,什么规矩都要学,有些女儿家的事她是都知道的。那处毫无痛感,她心中松了口气。虽不打算出宫嫁人,但若是身子被歹人所污,她怎还有脸伺候陛下?定要去道观修道去。

    茶喜见她未有反应,担忧地又叫她一声,她才看向茶喜,也才发觉此处是福宁殿的侧殿。

    “染陶姐姐,昨夜是小郎君与吉利将你带回来的。小郎君说,怕吓着陛下,现下都瞒着他呢。你先在此处歇息……姐姐,你别哭呀。”茶喜着急地拿帕子给她擦眼泪。

    染陶摇头避开,再镇定的女子,遇到这样的事,又有几个是不慌的?

    昨夜,她被帕子捂住嘴的瞬间,心中满是绝望。此刻再遇一丝生机,陡然间,她也不由落下泪。她挣扎着要坐起来,茶喜赶紧扶住她。

    “你代我叫福禄来,若他正伺候陛下,便叫路远来。”

    茶喜不敢轻举妄动,问道:“叫他们来做甚?姐姐,小郎君要你歇息着呢。”

    染陶心中冷笑,她现下已是回过神来。孙竹清说心悦她,这样的国公府郎君,到底懂甚为“心悦”?他们定是要借此机会打他们陛下的脸!

    小郎君也好,面前的茶喜他们也好,都是为她好,毕竟谁都知晓清白与名节有多重要。可正是因这所谓重要的东西,她反被他人利用。也怪她!近来因孙太后倒下,也不如往日里小心,这也是给她一个教训。

    可凭什么,只她被人利用?只她害得陛下要一同被他人利用?

    她反正是要一辈子在宫中的,无所谓嫁人与否,便是把今日之事坦坦荡荡说出去,反倒清清白白,公道自在人心!也让世人知晓,孙家与宫中太后到底是何嘴脸,陛下亲政一事再不能拖!孙太后借着“孝道”,一再装病,在御宝一事上装腔作势,她看不得。

    她不害人,人倒来害她!

    没这个道理,她也要求个公道。越是要用所谓的清白来害她与陛下,她越是要用这个做利刃。便是世人皆在意这个,才引得这些下三滥之人尽用这个法子。她倒要看看世人究竟如何评判此事。

    她沉声严肃道:“快去。”

    “姐姐……”

    “去!将他叫来,谁也别告诉。”

    染陶严肃起来,倒也有几分威严,茶喜只好出门去叫人。

    赵琮还未知道染陶被迷晕的事,宫外的人倒已先知道。

    萧棠是常在酒楼里吃酒的,一为观察世人,二也为与其他学生讨论学问。他性子随和,人缘极好。今日依然是个落雨天,店中有些冷清。他低头喝了一口温热的酒,等易渔来,却不防还未等来易渔,倒先听到了其他消息。

    酒楼中有人正议宫中事,且这回议的是个新鲜事,往常从未听过的。他听了几耳朵,最初还觉得有趣,越听越不对劲,他甚至放下筷子,走到那桌人跟前,严厉问道:“你们从何处听到此事?!”

    那桌吃酒的人被他吓了一跳,随后道:“从西大街的元家茶楼里听到的,里头新来了个说书先生,忽然讲到此事,说是新文儿呢!”说到后头,他又激动起来,燕国公府的大郎君在宫中迷晕且欲非礼陛下跟前的贴身女官,多有意思的文儿啊!

    平民老百姓,哪个不爱听这些个?

    萧棠身子一抖,幸他双手撑住桌子,没出意外。

    “这位郎君,你无碍吧?”

    萧棠仿若木人,回身便往外走去,连银钱都忘了付。店伙计与他熟,倒也不以为他故意为之,却还是叫了几声。见他毫无反应,店伙计担忧上前,萧棠已走入雨中。

    易渔撑伞由大街另一侧而来,见着他,远远便笑:“子繁兄!”

    萧棠此时便是个木人,哪能听到他的声音?

    “子繁兄!”易渔这才察觉出不对劲,上前替他撑伞,“你这是怎么了?”

    萧棠依然没有反应,易渔伸手猛推他一把:“子繁兄!”

    萧棠这才回神,回头看他一眼。

    “子繁兄?”

    “易若平。”萧棠却这般叫他,声音极为冷静。

    易渔头一回见到这样的萧棠,不禁停下脚步,审视地看着他。

    “我欲去宣德楼前,你可要去?”

    易渔皱眉:“所为何事?”

    “为陛下亲政一事。”

    “前日还是子繁兄与我说,此事,陛下心中自有沟壑,我等,等着便是。”

    “再有沟壑,也经不住宫中太后借病拖延。”

    易渔的眉头不仅未展开,反倒皱得更深:“你不是这等急躁之人,再者,仅凭你一人,又如何能成事?”

    “我一人不行,在宣德楼前跪一个时辰不行,跪一日也不行。但若是所有留在开封府的举子同跪,跪到孙太后自愿交出御宝为止呢?!”

    易渔怔愣。

    萧棠已大笑,走出伞下,站在雨中,大声道:“孙家这等家风,何以堪为国公?!孙家所出女,扰乱前朝与后宫,三番五次阻挠官家亲政,甚至纵容贴身女官陷害当今陛下。天道也难容!”

    路边小贩与行过的路人皆看向他。

    萧棠未再看任何一人,说完这番话,他往前行去,大步孤身走入雨中。

    易渔仅思虑几息,在路人们依然震吓的目光下,他收起伞,并跑步上前,笑着追上萧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