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九十九

初可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zqccw.com,最快更新福宁殿最新章节!

    那枚水滴形的扇坠儿, 赵琮没舍得用,染陶虽的确给他打了个络子配, 他却也将扇坠儿压到了枕下。

    随着化雪与放晴,朝中一切恢复如常。

    赵琮的心境倒没有跟着恢复如常, 但诸多事情需要他来决策,他也只能压下纷杂的情绪。

    在开封府过完年的谢文睿将要去永兴军路的任上,临行前,来宫中见他。

    赵琮与他既是君臣,也早已是好友。

    谢文睿直接来福宁殿见他,得了通传,他便走进殿中。

    听到脚步声, 赵琮抬头看他, 笑道:“文睿来了?”

    只这么一声,谢文睿便已察觉,他们陛下是真变了。

    他虽说在开封府过年,却在永兴军路负责军务, 并非京官, 年后这些日子,但凡朝参,他也甚少参与,与陛下见得少。只听人说,那位消失五年之久的小郎君回来了,陛下因此和悦了不少。如今上朝时,下头人上奏也不似从前那般爱抖。

    今日一瞧, 当真是如此。他心中感慨,那位小郎君真是个厉害人啊。

    此刻,面前的陛下,与其说是变了,不如说又隐隐有了几分从前的姿态。

    他收起心思,行了个礼。

    赵琮指着面前的圆凳:“快坐。”

    谢文睿也不客气,当即坐下,并道:“陛下,明日臣便启程去永兴军路。”

    “雪化了,路上好走。”

    “正是。”

    赵琮又笑:“只是朕今日叫你来,是有其他事。”

    “陛下请讲。”

    赵琮指指桌上他正看着的疆域图:“文睿,朕欲派你去登州。”

    “陛下?”文睿不解地看他。

    “这几年你在永兴军路督促马匹之事,成效显然,养了一两年的马再运到其他地方,甚至是南地,也无不适。你做得很好。”

    谢文睿有些羞赧:“多谢陛下夸赞。”

    “朕知道,这几年你也顶了不少的压力。”赵琮说罢,叹气,“其实何止是你,初时朕提出这个举措,诸多大臣反对。前年,朕令你将马往南方运去时,他们更不解,甚至连朕的老师也进宫来劝朕。中原之地,自古以来便占了些许地利,遇上太平年份,人们往往过于平和,也有些自得。”赵琮指了指图上的广西两路,“他们以为将马送到这两处是浪费,西南处自开国以来一直太平,此时看起来威胁是不如北边,可一旦打起来……”

    谢文睿听了此话,脸色也一凛:“臣明白这个道理!”

    “也幸好,你能顶住重压。年前你回来时,朕听你说了,手下有几人也很得用。此时,也该做些其他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啊!”

    谢文睿皱眉仔细看桌上的疆域图,想了会儿,抬头问道:“陛下欲派臣去登州,组建水军?”

    赵琮笑:“不愧是文睿!”他又道,“只是不仅如此。”

    谢文睿认真地看他。

    赵琮手中把玩着一只小小的扇坠,眼睛倒也没看桌面,不知看向哪处,喃喃道:“登州临海,他们只看得到这点,常因登州无盐场而以为水军并无需要。大臣们更因辽、夏之地无水域,以为水军毫无用处。可是他们忘了,与登州隔海相望的,还有其他地方。”

    谢文睿立即再看疆域图,隔海相望的,是女真,这是陛下亲笔写下的两个字。以及高丽国。

    打仗这回事儿,你不去打别人,别人也会来打你。好斗是人类本能。

    既然要打,自然是掌握主动权比较好,但如何掌握这个主动权,也很值得推敲。莽撞地一味地往前主动,那叫蠢。聪明的办法,是先引得别人打。

    本来世间任何事情都能用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来概括:大鱼吃小鱼。

    他想与他的国家一同当大鱼。

    前几年辽国本已有允女真做属国的趋势,偏当初在他们大宋上演的戏码,在辽国也上演了一回,且要更热闹。辽国皇帝过世,几位皇子与皇后之间斗得厉害得很。再加之有顾辞在耶律钦耳旁煽风点火,耶律钦也是皇族之人,心思向来活络,更是投身于混战当中,搅得战局愈发混乱。

    现今的辽国是由先皇帝的皇后,也就是如今的太后听政,辅佐她的亲生儿子,只是她的亲生儿子才不到三岁。其他皇子不服,也不听太后用,反倒团结起来与太后作对。只有耶律钦,抱着别样心思,正百般讨好辽国太后。

    他们自斗还来不及,今年的大朝会,耶律钦都没空过来,自斗妨碍了他们的眼界,自然也没空去收女真。赵琮以为,于他,于大宋而言,正是拉拢女真的好时机。女真左靠辽国,右侧又是高丽,地理位置实在重要。

    况且女真一旦发展起来,于大宋才是真正的危机,他也要及时扼杀对方。

    赵琮倒也没有讲仔细他的想法,只是又看向他:“你的那位至交,顾辞,今年过年依然未归?”

    谢文睿有些失落,低头:“并未归来,他无父无母,说回来也是冷清。”

    赵琮倒没有仔细看他的神色,只是可惜道:“倒也可惜,朕一直想亲眼见他一面。这几年,也多亏他,他也当真好本事,唬得耶律钦与他交好,耶律钦这人可是难对付得很。既非君子,却又并非小人。”

    谢文睿这才露出一丝笑容。

    “下回你再与他通信往来时,告予他,过几年回来,朕给他派差事。”

    “陛下,他若不是个怪人,怎能骗得耶律钦团团转?他向来机灵,连跳大神都会,也才能因此唬人,辽人向来信这些。也因他是个怪人,他从来都不愿为官,当年也只是考了个举人。”

    “虽说如此,这般的郎君,朕也想当面见一面,道声谢。”

    谢文睿立即站起来,作揖:“他哪能当得陛下的谢。”

    “朕说能,便是能。”赵琮往下压手,“文睿且坐下。你去永兴军路,安排好一应事宜便回来,朕会再派人去接替你。之后,你便去登州。朕给你一个‘权知登州’的官位,任命文书,朕即日便会发下。此行去登州,朕也派了军器监丞钟兴与你同去,他将暗自带上一批新研制出的弩与弓过去,你们届时多试验,好好相处,他是个脾性很好的人。至于水军的募兵,这些等你到那处安定下来,再做安排,一切等同于禁兵,朕也会令登州知州全力给你支持。只是莫要声张,凡事谨慎,此行的真正目的唯有朕与你们二人知晓。”

    谢文睿一一应下。

    赵琮又交代了一些,再道:“这几年,辛苦你在外头,也耽误了你娶妻生子。如何,家中可有瞧中的小娘子?朕为你赐婚。”赐婚也是体面。

    谢文睿赶紧低头,小声道:“尚无。”

    赵琮暗笑,虽说已经二十三岁,谢文睿倒是还有赤子之心,说起这些事来,竟还这样不好意思。似他这般的年纪,哪个不是早已有儿女?

    他笑道:“也罢,此事不急,只是若有心悦之人,你当告予朕知道。朕替你做主。”

    “是。”

    两人议完正事,说笑一番,谢文睿离去。

    谢文睿走后,赵琮走到内室,坐回榻上,靠着引枕,再看手心里的小水滴。

    在这里,十六岁成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小十一今年恰好十六岁。

    他是否不该为了自己的私心,是否也该给小十一赐婚才是?

    正想着,染陶进来为他倒茶,他抬头,问道:“他回来没?”

    这些日子,赵世?还是成日里往宫外跑,他跑得越厉害,赵琮越不愿让他出宫去。他们俩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等他真出了宫,可还有时间进宫来?

    染陶笑道:“谢六郎出去的时候,正巧遇着小郎君,他们俩又一同出宫去。”

    赵琮“哦”了声,心中更失望。

    是不是因为他当皇帝也已久,身上威严太甚,小十一如今也不愿与他同在一处。而且他两辈子加起来,本就挺大了,思想是否有些过于老旧?反而是谢文睿这样年轻的郎君,小十一才愿交往?

    赵琮叹气,低声问染陶:“朕是不是将小十一管得太过严?他出一趟宫,朕也要令他们多人跟着。”

    染陶听到他们陛下有些低落的声音,心中一颤,小心地看了他一眼,柔声道:“陛下是喜爱小郎君,才这般对他。小郎君才多大呀?才十六呢!正是要好好教的时候,也幸好咱们小郎君在外头五年也长得这般好。陛下也是知道的,京中多少郎君成日里游手好闲,不知做正事。陛下是为了小郎君好,才这般约束他呢。有陛下的亲自教导,咱们小郎君自会更好。”

    染陶实在太会劝人,赵琮一想,可不是!

    他自然要看好小十一,否则被人带坏了怎么办!

    他又问:“朕是不是该替他相看媳妇儿了?”

    染陶一点儿没犹豫地说:“陛下,小郎君还小呢。待再大几岁,才合适呢。”

    赵琮满意了。

    染陶站在榻边陪他,他继续想赵世?的事。

    他在考虑赵世?的官位问题,赵世?是宗室之人,自然不用考科举,可是安排到哪个位子上,他也有许多考虑。

    从盲目的私心来讲,他自然是希望他的小十一越威风越好,恨不得给个宰相当。

    但是抛却这盲目,他也知道,将小十一放得越高,对小十一越不利。

    况且小十一的为官能力到底如何,他也不知。

    尤其魏郡王府曾被他狠狠踩下去过,这几年他从未见过魏郡王。如今小十一回来了,人既无碍,他也该见魏郡王一面。

    没办法,作为皇帝,总要讲究面子工程。

    尤其又是大宋这个朝代,讲究柔与和。他才亲政五年,根本无法扭转所有人的想法。赵琮低头喝了口茶。将朝中各处官位拨拉一遍,他心中已有思量。放到外头去,他肯定是舍不得的。不如便让小十一去做个词臣,风雅又受人尊重,还不用吃苦,俸禄还高,也能常进宫来。

    虽说小十一也不用靠着俸禄吃饭。

    想到俸禄,赵琮又抬头:“给小十一做的衣裳呢?”

    “陛下,尚衣局早晨已送来一批,剩下的还在赶制。”

    “快些,天越来越暖和。”

    “是。”

    “给他宅子里打的家具如何?”

    “早就量了尺寸,小郎君府中的正房已修缮好,床与榻已经摆进去。待下个月都修好,就能都搬进去啦!”

    赵琮这才又收回视线,思索了会儿,轻声道:“令魏郡王明日进宫来见朕。”

    “是。”染陶转身出去。

    赵琮放下茶盏,拿起扇坠继续看着发呆。

    赵琮除开政事外,满脑子都是赵世?,以及与赵世?相关的事。

    赵世?却跟谢文睿在外面吃酒。

    谢文睿与他也就仅有几回照面,但奇怪的是,再见面,竟也无陌生感。赵世?说了几句客套话,邀他去吃酒,谢文睿欣然应下。

    两人找了家酒楼坐下,两人竟然也聊得来。

    赵世?看他一眼,道:“多年不见,谢郎君竟还和从前一般。”

    谢文睿有了五年的历练,也不似从前那般有些拘束,爽朗地笑:“小郎君倒是大变了模样,长得比我还高!”

    赵世?回来后,福宁殿的人还叫他“小郎君”,他也不忍拒绝。但是毕竟听习惯了,尚能接受,谢文睿都这般叫他,他便觉有些违和。

    可他又不愿按魏郡王府的排辈叫,毕竟他其实压根没有赵家血脉。

    他没再在意称呼之事,而是问起另一件他感兴趣的事:“谢郎君可已成亲?”

    谢文睿有些窘迫,怎的今日都在问他成家之事,他低头道:“尚未。”说罢,便喝尽一盅酒。其实顾辞不回来是有缘由的,他向顾辞表明了心意,顾辞便再不愿见他,而是躲着他。如今连国都不回,他也着实苦闷得很。他每回替陛下向顾辞传信时,总也有一封自己的信件,顾辞却从不回应。

    赵世?暗想,这辈子果然又如此,其实他还想细问顾辞之事。他今日将谢文睿叫出来吃酒,便是想知道,到底是为着什么,谢文睿才愿为了一个男子,连家室也不要。他更想知道,男子与男子之间,是如何相互喜爱的。

    可是他要如何问出口?这是人家私事,他哪能多问。谢文睿自己也不愿说。

    赵世?顿时也有些烦闷,干脆也同谢文睿一起闷声喝酒。

    这么一喝,就喝到了月上枝头。

    还是路远怕他再喝下去,回宫晚了,陛下又要生气,赶紧说要回去,赵世?才回神。谢文睿早喝了个半醉,看起来这几年过得也不太如意啊。可他仕途上正是春风如意时,怕是感情之路不顺畅。

    这么一想,赵世?莫名心理平衡许多,交代谢文睿的小厮小心送他回家。

    他也带着路远回宫去。

    到了外头,风一吹,赵世?闻到自己满身的酒味。

    他的酒量很不错,其实并没有醉,但这酒味也太过……

    他不禁皱眉,这样回宫,赵琮一定要生气。气起来怕是还要罚路远,以后说不定又不让他出宫。可他在宫外还有事情要做,他也不敢长期待在宫内。

    这些日子,他成日里往宫外跑,自然也是有原因。

    这次回来,赵琮对他太好,比从前还要好,时日一久,他已经开始找不着方向。又如同当年那般,他渐渐又迷茫起来。他甚至希望赵琮早点给他差事,有了事儿做,自然又能清晰起来。可赵琮一直拖着,赵琮是不想让他吃苦,不管上辈子如何,在赵琮那里,他始终还是个才十六岁的少年郎。

    可他想做赵琮的刀与盾,不愿做赵琮保护下的无用之人。

    但他不敢说,一提这些,赵琮便以为他又要走,只气。

    这些又能怪谁?还不是怪他自己,当初那样离开。

    他想罢,骑在马上,看着夜间的街头,忽然便道:“我喝了太多酒,你们回宫吧,我回我那宅子里头住。”

    路远一愣:“小郎君!宅子还没修好呢!”

    “宅子虽未修好,正房已差不离,床也已置进去,有地儿睡觉就成。”

    “这——”路远皱眉。

    “去吧,再不回,宫门便要关了。你们回去后,千万别说我饮酒之事,陛下要气的,你们也免不了被罚。”赵世?说罢,一夹马腹,便往前行去。

    “哎——”路远跟其他几个小太监面面相觑,看他远去,宫门确也将关,他们只好回宫。

    赵世?回到修了一半的宅子,目前这儿也就洇墨带了几个临时买来的小丫鬟在住。见他回来,自然是大惊。

    他也不多说话,只令洇墨去拿酒。

    洇墨拿了酒来,他坐在院中的石桌旁,借着月色继续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