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战争后的思考

bill6688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zqccw.com,最快更新bill6688文集最新章节!

      持续一个月的美伊战争,终于随着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的神秘失踪而告一段落。

    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量生化武器为由,协同英国军队,发动了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在长达一个月的战争中,美英军调用了大量军力,以推翻萨达姆为主要目的,从外向内对巴格达实行包围。在战争中,两军都有不同程度的伤亡。最主要的受害者是伊拉克的无辜百姓。伊拉克人民流离失所,陷入苦难之中。

    战后深思一下,不免产生不少的思考。

    思考之一:从美伊问题新提案看未来世界安全动向

    事件起因:5月9日,美国与英国和西班牙一道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一项旨在立即解除对伊拉克制裁的新决议提案。该提案完全绕过了以往的安理会决议,在对伊武器核查没有明确结果的情况下避开了中止制裁的过渡性阶段。这项提案不但牵扯到对伊制裁、人道救援和重建等复杂的经济问题,更涉及到一些战后伊拉克政权安排的敏感政治问题。可以预见,未来安理会必将围绕这一新提案展开新一轮斗争。

    新提案有三处关键:1、要求立即解除对伊制裁,从而避开了令布什政府头痛的对伊武器核查问题,等于废除了以核查负责人报告和长期核查监测机制的正常运作为中止制裁前提的1284号决议;2、提案中的4个月内逐步取消“石油换食品”计划的条款顾及了法、俄两国在计划下固有的利益,给了两国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兑现已签订的合同。4个月后美国则可从联合国手中接管伊拉克石油出口收入的支配权,这样既保证了美国的长期利益,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提案遇到太大阻力;3、要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任命伊拉克问题高级协调员,还要求安南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组成伊拉克援助基金国际顾问团。但提案没有对联合国协调员的职责做出明确规定。这样,美国总统及高级官员近来承诺的联合国在战后伊拉克问题上的“重要”作用实际上不过是“顾问”而已。美国所“期待”的战后维和困难,也就得到了不少的缓解。

    我认为:美国等提出解除对伊制裁的新提案有两个目标。主要目标是寻求经济利益,通过解除制裁为未来的伊拉克政权在经济上松绑,便于美国通过由自身主导的伊拉克贸易兑现战争带来的利益。其次是在争取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利用新提案在未来对伊政治安排问题上试探一下安理会其他成员的意见,以便回避核查问题,最终废除不符合当前美国利益的安理会决议。

    面对美国的一系列要求,其真实目的已经暴露出来。在对伊制裁和“石油换食品”计划中利益被牵扯得最多的是法国和俄罗斯。法国由于曾挑头阻止美英争取动武授权提案而损伤了法美关系,因此现在显得格外谨慎并在安理会斗争中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与法国相比,俄罗斯在对伊制裁问题上显得相对强硬,不但要求恢复核查,而且要求安南在伊拉克合法政权成立之前代管包括签订新合同和分配收入等事务。

    其实,不论是法、俄还是其他安理会成员,在面对安理会围绕制裁和战后重建等问题展开的外交斗争中,都不得不考虑伊拉克人民的现实需求和安理会团结。

    与伊战前的外交斗争形势相比,美国在下一步安理会斗争中面临的压力较小,除对新提案持保留或反对意见的国家难以形成外交团结外,时间、军事行动结果和伊拉克人道局势都对美国有利。

    同时,美国已宣布取消对伊制裁。如果法、俄因不愿意美国完全掌控伊石油贸易,而在新提案中纠缠,美国则乐于在谈判桌上奉陪的同时坐享伊石油贸易的成果。

    美国在军事上迅速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果和伊拉克人民面临的人道灾难将成为美在今后安理会斗争中的两大王牌。美国对伊军事占领已成事实,所以美军大可以以“履行占领方的义务”为理由,达到自己的真实目的。伊拉克人民面临的严重人道危机更是布什政府手中的一张王牌,伊拉克已遭受13年的制裁,人民饱受苦难,现在美国宣称自己推翻了萨达姆的残暴,从政治上“解放”了伊拉克人民,又提出通过解除制裁帮助伊拉克人民摆脱经济危机,联合国任何一个成员在这时给解除制裁提出问题,都必须考虑人道意义上的后果。这使美国进一步达到目的占了主动权。

    从这件事情不难看出,美国在战后要为完成自己真实的目的而展开斗争了。先从联合国下手,避免了安理会对其无理由发动对主权国家的战争而接受的制裁。接着再一脚踢开法国、俄国,准备独享战后果实。同时还手握两张王牌,堂而皇之地将自己的身份从一个发动战争的罪人转变成了解救人民的功臣。由此可见美国的野心。这为将来世界和平埋下了隐患!

    思考之二:美国所谓的“民主”与中东地区的现实

    美国对伊之战,主要是实现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目标。但美国想要的非止于此,在伊扶植一个亲美的“听话”新政权才是美国对整个中东地区实施“民主”改造的第一步计划。

    向全世界推行美国的一套民主价值观,是小布什政府的一大根本国策,已经写入了去年9月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之中。美国在开战之前就已宣称,它的目的是要为中东地区树立一个“民主”的样板,进而整合整个中东地区和阿拉伯世界,为建立一个美国统治下的世界新秩序开辟道路。这次伊拉克战争轻易取胜,更是大大地振奋了五角大楼在中东地区推进民主的信心。

    但中东地区能否接受这美式的“民主”?让我们分析一下:

    首先,美国占领伊拉克,并在那里扶值一个亲美政权,必将引起两大邻国——伊朗和叙利亚的强烈抗议。这两个国家去年同时被美国列为资助恐怖主义的国家,上了美国核打击潜在国的名单。邻邦伊拉克被美国占领,不能不令他们有唇亡齿寒之感。美国频频指责叙利亚窝藏伊拉克高级官员,帮伊藏匿并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场战争的结果对伊朗则更加不利。它已被亲美的三个邻国所包围,不安是可以想见的。所以这两个国家都最坚决地要求美国立即从伊撤军,并明确表示不会接受一个美国一手扶持的亲美政权。

    除了这两个国家,其他阿拉伯国家,如沙特、约旦、科威特和埃及等也不会欢迎美国对本地区进行所谓的“民主化”改造。他们的政治文化与历史传统、以及宗教信仰与西方所谓的民主价值观即使不是格格不入。因此,要想在中东地区和阿拉伯国家推行西方民主绝非易事。无论从王室的既得利益来说,还是从社会历史背景来看,要让这些国家接受“美式民主改造”都无异于缘木求鱼。其领导人虽然较为亲美,但不大可能抛开既得利益,并违背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而热衷于配合美式“民主”整合。

    一个由美国扶持的、民主的伊拉克政府能否赢得周边国家的支持与合作已成为问题,更不要说它们自己被迫接受美国对它们的民主改造了。阿拉伯国家大都声明将不会承认一个由美国政府一手扶持的伊拉克政权。如果美国自以为是,在中东强行推行美国式民主,其结果很可能是在那里引起更多的动荡,在那里播种下更强烈的仇美情绪。美国将迎来国际社会对他更加的不满!

    然而,为经济和战略利益所驱使,因轻易取胜而陶醉的美国,正变得盲目与耳聋,它不会认真听取国内外善意批评者们的劝告与意见。它的手已经触及到中东油库的总开关,要它缩手已不大可能。它已在伊站稳脚跟,再努努力就有可能在这个战略要地促成伊拉克——以色列——土耳其结成一个亲美金三角,要它放弃这个称霸中东,从而称霸世界的机遇是不可能的。这也充分反映了美国妄图称霸世界的狼子野心!

    思考之三:没悬念的战争却充满悬念的后果。

    由于美伊战争交战双方军事力量悬殊,伊拉克战争基本上成了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但是,这场战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却充满悬念。

    随着战后形势的日益明朗,最近世界各大经济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3%以上,受战争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经济。战前,消费者信心指数受到很大影响,这对经济复苏不利。由于形势趋于明朗,国际油价下跌,美国股市开始反弹,美元汇率走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有利于经济增长。

    伊拉克战争持续时间不长,对今年的世界经济有利。针对美国经济的正面作用最大:与战争相关的军火工业等部门受益,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将为美国公司带来大批订单,美国国内投资和消费信心会相应增强。积极参与战争的英国也会有较大收益。

    美国能够赢得战争,却不一定赢得经济增长。因为,美国经济面临的诸多问题不会因为伊拉克战争而得到解决:首先,战争没有解决新经济生产能力过剩问题。美国近几年的经济衰退源于以it业为代表的新经济生产能力过剩。战争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消化新经济生产能力,但作用有限。其次,房地产业高峰正在过去。在股市泡沫破灭之后,美国人损失了约7万亿美元,虽然近几年红火的房地产业成为推动美国经济的主力,美国人在股市的损失得到了3—4万亿美元的补偿。但是,最近一个时期,美国的房屋空置率已高达10—20%。战争胜利并不能扩大人们对房产的需求。第三,除军火工业之外的制造业出口不景气。由于欧洲和日本经济不景气,美国的制造业出口受到较大影响。战争并没有给欧、日经济的复苏带来太多有利因素,因此,美国的制造业出口短期内也看不到曙光。第四“战争景气”持续不了多久“双赤字”的增加将影响经济增长。战争刺激了美一些工业部门,但这种“战争景气”能维持多久还是未知数。由于战争开支巨大,美国的财政赤字和国际经常项目赤字明显增加“双赤字”对美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第五,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到战争的负面影响。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有13来自引进外国人才、资本和廉价产品的贡献。“9•11”以来,特别是此次伊拉克战争之后,反恐力度的加大,将会影响国际交流,影响美国对外部人才、资本和商品的引进,影响美国自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六,美元的走势是否还会保持强劲?油价回落的幅度有多大?石油输出国组织是否会限产保价?这些都是未知数。因此,很难得出战后美国经济一定看好的结论。

    由此可见,战争对于美国本土的经济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战前,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对世界油价影响有限,油价波动主要是国际资本炒作和民众心理恐慌所致。但是,伊拉克的战后重建需要大量出口石油来“买单”战争的结束,加上伊拉克增加石油出口的因素,世界油价回落已成必然,这将有利于世界经济增长。但是,对每个具体的国家来说,情况又大相径庭。

    美英两国的石油公司控制着阿拉伯国家70%的石油资源,伊拉克战争的胜利,将使他们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石油来源将更有保障。而对于法国、德国、日本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石油来源有可能会越来越受限于美英两国。能源安全问题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不安全因素。

    伊拉克战争的一个直接影响是使经济全球化进程放慢。在战争之前的几年里,全球范围的反全球化浪潮就在迅猛发展。美国推行单边主义,抛开联合国发动对伊战争,更加招致了全球范围的反战浪潮,这种情绪必定会延续到战后,成为推动反全球化的力量。

    伊拉克战争将使世界范围的反恐力度加大,各国将加强立法限制货物、人员、资本的流动,或加强对国际交流的监控。国际交流不畅,将给经济全球化带来负面影响。还可能使国家利益至上的现实主义思想成为全球范围的主导思想,从而使各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的谈判更加困难,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

    近20年来,随着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经济的较快增长,美国与亚洲国家的经济关系发展很快。正是亚洲国家支撑着美元的强势地位。与此同时,中东地区、中亚、南亚、东亚,近几年冲突不断,局势复杂,战事频繁,成为吸引美国注意力的“问题地区”因此,在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必将进一步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诸方面加强与亚洲国家的联系。

    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与欧洲的关系一直非同寻常。在经济上,双方的相互依赖程度很深。然而,随着实力的增强和内部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欧盟的独立意识在增强。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后,欧盟始终反对美国动武。这种政治分歧,加上双方的经济都处在不景气状态,可能导致双方的经济关系在战后会有所消沉。

    观察伊拉克战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应该注意“经济政治化”问题。因为,伊拉克战争既有直接影响经济、进而影响政治的方面,也有先影响政治、进而影响经济的方面。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在政治军事领域推行单边主义的尝试,这一尝试的成功,有可能促使美国在经济领域也采取单边主义做法。

    综上所述,令我们不难看出,美伊战争的背后,隐藏着美国妄图吞并世界的野心。为完成这一野心,美国发动战争,夺取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来为自己将来的行动打下物质基础。同时,也消灭阻挠自己的行动的萨达姆政权,为自己将来的行动铺平了道路。这充分暴露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在战争中,伊拉克和中东地区遭受了一次重大创伤,多少年创造的财富被摧毁;也是对人类财富、人类的文明的破坏,是对人类发展的一次毁损。

    可见,战争对于世界来说,是具有摧毁意义的行为。对于我们爱好和平的人们来说,也是不容大家赞许的。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之所以有如此野心,是因为它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这就需要我们现在努力,将来投入到祖国的经济建设中去,阻止一些霸权国家,搞吞并行为,捍卫我们这个世界的和平!

    200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