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你的手不要再打孩子了

冰雪2006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zqccw.com,最快更新冰雪2006文集最新章节!

      

    昨天晚上,天已经黑了,我看了看表,已经晚上8点多了,在外面踢球的儿子还没回来吃饭,正想着下去喊他回来,电话响了,儿子说,他的一个经常在一起玩的朋友因为他爸爸打他,跑了,已经好几个小时没回来,他妈妈很着急,让他帮助找。见是这种情况,我二话没说,告诉儿子,路上小心,尽快回来。我想起来,下午5点左右那会儿,有个女人按门铃,说找孩子,可能就是这个孩子的母亲。

    正在看电视的我为这件事儿开始心神不定。想那个孩子的妈妈找不到孩子的焦急;想儿子能不能找到那个孩子,找到了他会不会回来,回家了他爸爸还会不会再打他?如果找不到他会在哪儿,网吧?同学家?朋友家?还是哪里;想那个孩子晚上一定还没有吃饭,他身上有钱吗,会不会挨饿翻来覆去,思绪不定,我真后悔刚才怎么没和儿子一起去找,那样我兴许还能劝孩子回家,之后再去他家和他的父母聊聊孩子,劝他们以后不要再打孩子。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墙上的钟告诉我已经是晚上九点四十了,门铃响,我急切地开门,儿子满脸是汗,我问找到了吗,儿子说,看到了,和他的同学在一起,他不敢回家,怕他爸爸打他,我们劝不动他,他的同学给他爸爸打电话,让他答应回去后不再打他,他爸爸就是不说不打他的话,只是说让他先回来吧。那孩子还是不敢回家,儿子只好回来了。儿子说那个孩子的爸爸经常在外面,可能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回来不是因为这个就是因为那个打他,他妈妈也就会唠叨,没什么素质那种的。

    第二天清晨,我出去卖早点回来,在楼门口,看见一个中年妇女在用电子门上的对讲机说着什么,我马上猜到是那个孩子的妈妈,你想孩子一夜未归,做妈妈的会是怎样的心情。我上前问她,果然是,她在向我儿子打听她孩子的下落,我就手里提着早点和她站在楼下说起来。得知是因为她的孩子不好好做作业,每天在外面玩,他爸爸生气打他把他打跑了,现在他爸爸也后悔了。我们两个正说着的时候,孩子他爸爸也过来了,我见他团团的脸,大眼睛,皮肤象是太阳晒的,有些黑,但是并不是很凶狠的样子。孩子妈妈赶紧介绍说,这是谁谁谁他妈妈,人家她家孩子可懂事可听话了,学习还好,你听听大姐说,不能打孩子。那爸爸看着我,笑着解释说:怪我打他吗,他一点也不学习啊。接着就和我说了一些那孩子昨天下午以及以前的种种表现。看他们这样诚恳,也不可怕,我也就敢说话了。我告诉他们,打孩子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孩子不回家,是因为怕你们再打他,如果你们不改变自己,以后这种事情还会发生,而且后果会越来越严重等等,并举了些身边的、网上看到的、报纸和电视上看到的例子。他们很信服我的样子,还想和我说,可是我看表已经8点多了,儿子还等着吃早点去上辅导班呢。我说你们不用担心孩子,消消气,去上班吧,孩子现在和同学在一起,应该是安全的,等他确信你们不会打他他就会回来,我再让我儿子帮你们找他,找到我和他唠唠。他们两个连声说谢谢,走了。

    这件事儿让我想了很多,现在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正处在要进入青春期的过渡阶段,孩子的逆反心理非常强,孩子情绪不稳,心里烦躁,可是家长却不能正确理解孩子的这种正常反应,不能很好的疏导,帮助他们度过这段动荡的时期,往往因为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家长与孩子发生矛盾造成亲子关系不和,有的甚至大打出手,闹得家里鸡犬不宁,孩子哭大人跳。为此,我曾经想过开一个“家长俱乐部”或者是“开心妈妈”沙龙,共同探讨关于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但是终因自己能力有限,至今未果。

    但是我是坚决反对打孩子的,无论你有多么充足的理由。

    打孩子其实就是对孩子进行身体虐待。身体虐待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故意对儿童施以导致伤害或生命危险的暴力行为,具体方式有用手打、抓、掐、捏、拧、用脚踢、用器械打、用针刺、捆绑悬吊、粗暴推搡等。

    打孩子对孩子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一是让孩子身体受伤。轻的导致受虐儿童身体多处青肿、擦伤,重的致使受虐儿童骨折、硬膜下血肿等,甚者终生残废,更为严重者可破坏儿童正常的生理功能,免疫力下降,可继发多种疾病,直至危及生命,在报道中我们也经常见到。另外,受虐儿童由于反复受损伤,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受伤害的儿童可能会发展为智力低下、器质性脑综合征、癫痫发作、脑积水等,还有的表现为长期的躯体多部位疼痛或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

    二是造成儿童逆反的性格或者懦弱的性格。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完全丧失自尊心,变得软硬不吃“针扎不进”、“水泼不进”、“刀枪不入”或者是把孩子“打服了”结果,孩子变得唯唯诺诺,成为“听话”的孩子。

    三是儿童会效仿虐待行为,成为以后的施暴者,形成暴力循环。有个孩子因为总在外面打人,他爸爸就狠狠地打他,他疼得捱不过,求饶说:“我再不出去打人了,等我长大了再打”因为他在他爸爸打他的过程中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小孩不可以打人,大人可以打人!

    四是虐待让孩子的心远离父母,导致亲子关系不和。好多孩子为了逃离暴力离家出走,更多的孩子因为经常挨打而恨父母,有的甚至终身都会恨父母。我是被爸爸的棍棒赶进少管所的这篇文章写的就是一个孩子真切的话语。他说,小的时候他爸爸很爱他,但是随着他的长大。爸爸对他的爱越来越少,以至于只要爸爸不顺心就打他、骂他,上了初中之后,打得越来越凶,常常是把他打得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多少天都还在疼。于是,孩子对爸爸的感情也变了,从过去的爱爸爸变成了恨爸爸,每当想到要被爸爸打的时候,就不敢回家,不回家,到哪儿去呢?只好在大街上游荡,肚子饿了没办法,就去食品店里偷人家的东西吃,这样,渐渐认识了社会上的坏哥们儿,跟着他们到公共汽车上扒窃、去居民区里撬门拧锁、在学校门口拦路抢劫,以至于多次被派出所的警察抓进所里进行教育。开始几次,教育之后,警察通知他父亲把他领回去,并再三叮嘱不能再打孩子,要好好教育,他爸爸当着警察的面答应得好好的,可是,常常是刚一进家门,就一脚把他踢翻在地,不是牙齿被摔掉,就是额头被跌破。就这样,他爸爸越是打得厉害,他就越是不敢回家,作案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他爸爸最后一次把他从派出所领回来以后,就用铁链子把他锁住,每天下班回来都要狠狠地揍他,到第三天,他爸爸干脆用细铁条劈头盖脸地打他,他疼得大声叫喊,这时,他对爸爸不再是害怕,而是痛恨了。于是,他便拿起身边的小方凳朝爸爸砸去,没想到,方凳正好砸在他爸爸的额头上,由于用力过猛,他爸爸顿时昏倒在地,血流满地。结果,他爸爸被他打成严重脑外伤住进了医院,他也因此进了少管所。他最后说:“如果当初爸爸能好好教育我,不要动不动就打就骂,更不要把我往死里打,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悲剧,从这个角度说,我进少管所是被爸爸的棍棒赶进来的。”这真实的案例已经告诉我们,打孩子有害无益。

    打孩子对孩子精神上的伤害——

    “打孩子”有害无益,除了会伤孩子身体,更会伤孩子心灵,这已经被许许多多活生生的事实所充分证明了的。

    一是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经常挨打会使他们缺乏自尊心和被信任感,自暴自弃,继而出现行为障碍,在社会活动中会出现带有攻击性的行为,或者是正好相反,使他们做什么都畏缩,导致学业失败、易滥用毒品、总想自杀、患漫游症、将来不能适应成年人生活、对自己的后代也进行虐待等,甚至有的青少年长大后会变成凶暴的罪犯或反社会者。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半数受虐待孩子以离家出走来逃避挨打受骂。

    二是经常责打孩子不仅会吞噬爱、亲情、信任和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使孩子变得顽固、冷酷、残忍和暴力。下面就是一个暴力家庭教育酿成的惨剧:北京朝阳区16岁的少年赵平因为在他生日那天,他的单亲妈妈不但没有给他准备生日蛋糕,反而因为学习问题痛打了他一顿,为此,赵平痛苦了一个星期,7天里他一言不发。一天中午赵平从学校回到家,母亲照例不让他出门,到了第二天中午,赵平执意去买份报纸又和母亲发生了冲突,又被母亲打了一顿。一股失控的怒火在赵平的胸中熊熊燃烧,想让他母亲消失的念头产生了,晚上他终于在他母亲喝令他把每个单词抄写20遍的时候,找机会把刀砍向了他的亲生母亲。由此可见,经常责备打骂孩子不仅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引发暴力。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家长们频频举起拳头、棍棒,打向自己生养的孩子呢?

    1、家长之所以“打孩子”实际上主要是头脑中的“子女私有观念”在作怪。他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并且在思想深处就没有把孩子看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而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和附属品,可以任意处置,导致家长对子女随心所欲的支配行为、居高临下的不平等态度。在我国,这种封建的思想意识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由来已久。我们做家长的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孩子是你的,但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不是你的附属品,他们是具有独立人格和自尊的人,家长只有关心、爱护、抚养、教育的义务,没有张口就骂、抬手就打的特权。

    2、家长之所以打孩子是思想中传统的不良的教育观念在作怪。我们民族传统观念就是“不打不成材”、“棍棒之下出孝子”等。因此,家长从不把打孩子和虐待联系起来,所以在我国,打孩子成了普遍现象“哪个孩子没挨过打、哪个父母没打过孩子”正是这种传统教子方式的证明。但是无数事实证明,打,绝不是最好的教育手段,它只能使孩子暂时驯服,最终则会扭曲孩子的性格。打,不是养成儿童固执的脾气,便养成他们不可挽救的怯懦和虚伪。所以,家长要改变头脑中的“子女私有观念”把孩子真正看成一个独立的有人格尊严、享有与公民一样的各种权利的个体。

    3、家长之所以打孩子是因为孩子“不听话”不好好学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就有可能事与愿违,家长就会“恨铁不成钢”激怒之下便会拳脚相加,施以暴力,导致种种虐待行为。这些家长多是期望孩子有出息为家庭争光,为自己争面子,还有的是希望通过孩子实现自己实现不了的梦想。他们不懂得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一味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却总是说孩子不懂事、不听大人的话,不求上进等等这些听起来那么耳熟的话。恭劝还在打孩子的家长们都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降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标准,不要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树立科学教子观念,以德育人,做合格的家长。

    最后,我想说,要想让孩子成为好孩子,家长首先得成为好家长,家长首先要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做文明的、智慧的家长。这就要求家长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摒弃旧的传统的观念,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学会亲子沟通,提倡赏识教育,正确处理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创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让孩子在快乐、温馨的环境下健康地成长。更重要的是,家长平素应注意自己的言行,禁止在家庭中使用暴力,严禁侮辱儿童人格,不让孩子的心灵受到来自亲人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