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村民的微笑

斑竹若茶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zqccw.com,最快更新斑竹若茶文集最新章节!

    走进阳泉市郊区旧街乡佛洼村的办公大楼,一位面部黝黑,衣着朴素,看上去平平常常的中年男子迎面走来,他就是村党支部书记赵扣锁。在佛洼村,一提起他的名字,却有口皆碑,人人称赞。赵扣锁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没有太多的知识,没有太高的学历,但靠自己顽强的拼搏和对事业的苦苦追求,走上了一条成功之路。他从一个普通的村民成为了带领全村人致富的带头人,取决于广大村民对他的理解、支持和信任。

    佛洼村地处阳泉市郊区旧街乡东北部,是旧街乡的一个行政小山村,距307国道4公里,全村126户,总人口420人(其中农业人口353人),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60亩,退耕还林310亩。

    近年来,佛洼村在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建设,整治村容村貌。村支两委带领广大党员群众硬化了通村公路,植树造林,改善了人居生态环境。目前,全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健全,电话、有线电视、宽带落户农家,村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是,由于佛洼村受地理环境、资源匮乏、土地贫脊、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制约,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缓慢。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发展经济成为了佛洼村村委的热点话题。村党支部书记赵扣锁率先垂范,带领村委一班人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致富知识,及时抓住市场信息,结合村情民意,经过多方考察,并请专家论证,提请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兴建了一个标准化蛋鸡养殖场,逐步达到了发展农业生产,壮大集体经济,安排村民就业,加快脱贫步伐的目的。

    一、抢抓机遇,争做致富带头人

    赵扣锁是个有能力、有头脑、有胆识的农村干部,在村里群众基础好,威信高。在担任村支部书记以后,看到村里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他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很重。他想,如果不能够让乡亲们富起来,自己就不是一名合格的村领导干部。怎样才能够让群众富起来?他找上级领导干部谈,找群众聊,经过反复的调查研究,确定了“调整经济结构,带领群众养鸡,搞好基地培育,发展特色养殖”的发展思路。佛洼村地处山区,村民们素有养鸡的习惯。当地气候属四季分明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c,年平均降水540.2毫米,无霜期160天左右。主要以种植玉米、谷物为主,年平均粮食产量达6。5万公斤,具有可靠的饲料资源,非常适宜蛋鸡的养殖。结合这些特点,发展养鸡的想法在赵书记头脑中形成。为了统一大家的思想,他带领村干部和部分村民外出参观学习,吸收外地的先进经验。还亲自到乡里、区里、市里请来了畜牧局和省农业院校的专家教授,讲养殖业的广阔前景,教蛋鸡、肉食鸡的养殖技术,把大家的信心促得鼓鼓的。

    佛洼村属农业生产区,生态植被保护良好,水资源丰富,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有良好的养殖环境。现在村里通了硬化公路,交通及通讯便利,蛋鸡养殖和鸡蛋饲料运输具有可靠的保障。建设一个现代化的蛋鸡养殖生产基地,既可实现粮食转化,促进养殖业增值,又可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料,形成种、养结合的生态产业链。赵书记抓住这个大好契机,打定主意要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

    二、吃苦耐劳,务实创新办实事

    火车跑得快,关键在于车头带。在他的带领下,村支两委班子团结一心,加压奋进。赵书记处处以身作则,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发展,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在群众中树立起党员威信,密切了党群关系,使全村连续多年保持了班子稳、人心齐,村内经济快速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他在村里叫响了“要致富学技术,要规模讲科学”的口号。在各级领导的帮助支持下,他与各县、市的养殖专家建立了联系,长期进行信息技术交流,定期聘请专家教授到村里讲课,向群众传授先进的养殖技术。他把养殖场当作培训基地,经常领着群众到鸡厂参观,现场讲解养鸡知识。对来鸡场咨询的邻村群众,他都耐心的一一做答。为了使村里的养殖业有较快的发展,他组织临村养殖户利用空闲时间进行现场交流,互相切磋、互相帮助。大胆的举措带来了成功的收获,村民的腰包渐渐地鼓了起来,脸上绽放出了喜悦的笑容。他们逢人就说,是赵书记引领我们走上了治富路,赵书记是我们治富的带头人。

    赵书记舍小家为大家,爱岗敬业,勇于吃苦,时刻心里装着群众,把精力和时间大部分放在了工作上,只要村民需要,他都有求必应,忙上忙下。只有这样的时刻,他才能感觉一份发自内心的充实、宁静。因此,无论家事、公事,大事小事,村民都喜欢找他聊聊,拿个主意、帮个忙。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公仆形象感动着每个人,所有这些,赵书记为之付出了多少心血,无法衡量。

    三、艰苦奋斗,带民实干铸辉煌

    根据高效农业发展要求,结合佛洼村实际,赵书记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经过几年的养殖实践,他深刻认识到养鸡是带动佛洼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大胆的举措,能给村里的妇女劳动力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带给农民更多的实惠。经过多方的研究,决定再修建一个养鸡场。截止目前已投入250万元,其中村集体110万元,群众集资40万元,还有100万元的资金缺口。在这种迅猛发展的养殖业的带动下,赵书记顺流而上,对投资兴建的养殖小区采取了集体搭台,村民唱戏的方式,集体统一规划、统一规模、统一引进鸡苗、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真正形成了以基地为龙头,龙头加农户的模式,使佛洼村的经济有较快的发展。该项目完工后,是阳泉市唯一个标准化蛋鸡养殖企业,将会成为全市养鸡业的龙头。赵书记计划将此项目做到“一分六统一”即:分户饲养,统一育雏,统一饲料,统一品种,统一品牌,统一防疫,统一销售,以此达到环境生态化,防疫达标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经营市场化,产品绿色化,并在市工商局注册“桃河”牌商标,可再安排本村50多名劳动力就业,缓解村劳动力就业困难的燃眉之急。项目达产达效后,保守估算,年平均可增加收入100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届时村民人均纯收入可达6000元。该项目全部达产后,产品可以覆盖阳泉市区、矿区,每年可向市场提供鲜蛋150万公斤,平义市场蛋价,常年为阳泉市民提供可靠的鲜鸡蛋,为丰富市民菜篮子,尽微薄之力,到如今,村集体每年有了3万多元收入,村民一天天富裕,钢筋水泥房子、摩托、电视、电话几乎普及全村。在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他用勇于开拓的精神,换来了佛洼村的变化,他用一片真心,赢得了百姓的一片爱心。眼看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站在那通往佛洼村的水泥路上,看着那已经投入使用的容纳5万只鸡的厂房,我终于理解了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那份质朴浪漫的情怀——为了村民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