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亘时空的颂歌

斑竹若茶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zqccw.com,最快更新斑竹若茶文集最新章节!

      汽车在即将完工的307国道路面上缓缓前行,坐在我旁边的市交警支队勤务中队队长边国清一边驾驶着汽车一边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述着道路沿线的一些施工情况,汽车每走过一段路程,还能看到一群群忙碌的筑路工人在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中为307国道复线工程做最后的“梳妆打扮”听着边队长的讲述,一幕幕惊心动魄、催人泪下的感人场面源源不断地复制在我的脑海,目睹着这条车轮下将要承载起阳泉市经济、贸易、文化、旅游建设发展重任的黑褐色的“履带”我的心情一时难以平静。307国道复线(北外环)工程是阳泉市实施“扩容提质”战略的重点工程,是阳泉市公路建设史上投资最多、难度最大的“天字号”工程,是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是从根本上改变阳泉市区交通堵塞、环境污染,拓展城市空间、提高城市品位、带动农村建设、加快城市发展的一项战略性重大举措。它与平定高速公路、义白路一起构成阳泉城市交通的“钟式”大外环,是连接一矿、三矿、四矿、洪城河、李荫路、桃荫路、义白路等线路的重要交通枢纽,这项工程使阳泉市的城市空间向北拓展了50平方公里,等于再造了一个阳泉市区,为几代人“大阳泉”建设的梦想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发展平台。这样一个庞大工程的顺利完成,倾注了所有工程建设者们的心血和汗水,同时也倾注了市公安交警无数苍健的背影和艰难跋涉的脚印。

    阳泉,太行山麓、狮脑山脚下的一座文化山城。悠久岁月文化历史的积淀,打造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阳泉儿女,奔腾不息的桃河水给这座山城注入了永不浑浊的浓郁的现代化气息。一座座楼宇鳞次栉比,一条条公路四通八达,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岁岁年年,年年岁岁。世世代代阳泉人渴望能解脱天然环境造成的“两山夹一沟”城市空间的禁锢,冲破群山环绕的狭窄空间的阻隔,实现几代阳泉儿女营造“大阳泉”、“新阳泉”、“生态阳泉”的梦寐以求。如今,梦想将要成为现实“绿色城市”、“园林化城市”建设的响亮提出,亟待人们交通通行能力的快速提高,交通拥挤便成了人们迫在眉睫的课题,307国道就成为了又一条缓解交通压力的“起重器”然而,交通民警——这些城市道路交通的守护神,为了让“大阳泉”的愿望早日实现,他们昼出夜巡,让一条条道路畅通无阻,让一个个司机绽放笑容,让一个个家庭平安放心。他们用真诚、奉献、辛勤和汗水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构筑了平安大道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使交警支队勤务中队成了这道风景中的一枝独特妩媚的警营奇葩。

    2005年,当阳泉历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307国道复线工程即将拉开帷幕之际,交警支队又一个新的生命——“勤务中队”应运而生了。17个生龙活虎、血气方刚的帅哥为这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队伍渗透进了新鲜强大的血液。他们担负着不同于其他中队的交通疏导的重任,负责全市重点工程的交通勤务工作,交通管理任务十分艰巨,307国道复线工程建设的重任就由勤务中队来担纲。

    走进勤务中队,洁净宽敞的大院,新颖别致的排房,醒目提神的标语以及队员们团结、开朗、活泼的精神风貌使人赏心悦目、心清气爽,处处展示着新时代公安交警所具有的朝气蓬勃的美好形象。在这次“扩容提质”重点工程的建设中,勤务中队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惊人的毅力、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公安交警战线的新篇章。

    要顺利完成307国道复线(北外环)工程建设需要勤务中队的大力协助和紧密配合。作为交警支队的一支特殊中队,在2005年9月接到这项艰巨的任务以后,支队长助理曾光华、队长边国清和队员们心中充满了自信和自豪,他们暗下决心一定要打好建队后的第一个漂亮仗,便一个个毫不犹豫地投入了这场人与自然的战斗。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重重压力和种种困难,但都被他们耐心的说服和善意的劝导一一化解了。黄砂岩桥梁是307国道复线工程12座桥梁中的其中一座,在修建这座大桥的时候正值赤日炎炎的酷暑季节,交警每天都要忍受烈日的暴晒。载着60多吨重架桥所需材料的重型货车每天要往返开发区、青年路、外环路、赛鱼等重要路段,由于吨位大,运送的材料宽度占据了整个路面,汽车行使又特别缓慢,最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为了能保证材料按时送到工地,他们更改了上班时间,当人们还沉浸在甜蜜梦乡的时候,早上5点左右他们就已来到了自己的岗位,投入了一天忙碌的指挥。在高温、曝晒甚至尾气、灰尘、噪音很严重的工作岗位上,一站就是7、8个小时,工作时间比平时延长了好几个小时。他们删掉了下班的时间,随时往返于各交通路段,累了顾不上休息,渴了顾不上喝水,饿了顾不上吃饭,有的甚至连家都顾不上回,奋战在了岗位上,保证了运输道路的畅通,保证了车车材料提前到达目的地。曾光华助理和边国清队长这两员老将,从道路改造开始后,就投身于工作现场。他们不仅白天要指挥,晚上还要蹲在施工现场亲自协调、监督路面的各种情况,每天连续工作在十几个小时以上,几乎睡不上一个囫囵觉,但谁也没有因此而抱怨过。因为他们知道交警的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好务,站好岗,当好人民的勤务兵。由于他们始终坚守岗位、精心疏导,施工中的运输车辆畅通无阻,使得这项预计要7天才能完成的黄砂岩桥梁建设工程,用了短短的4天时间,一座长达100米,宽约30米的巨龙如横空出世跨越在了李荫路段的黄砂岩,仅仅这4天,就节约了近20万元的道路工程建设资金。

    “有困难,找交警”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们的口头禅。选择了交警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付出和奉献。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人民警察就是人民的儿子。对待人民群众中队民警做到了以理相待、以情相待、以诚相待,使大家感受到心与心之间能够倾诉,情与情之间能够相依,人与人之间能够相靠。勤务中队始终坚持“视民如父母、警以民为天”的执法理念,牢牢把握“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时刻做好人民的“服务员、管理员、宣传员”真正把工作做到了群众家里,做到了群众的心上。

    郊区上烟村是307工程拆迁居民住房最集中的村庄,在这次建设中,全村要有60多户村民需要搬迁,有的村民不理解,表现出了抵触情绪,有的甚至阻碍工程施工的进展。曾助理和边队长知道这个情况后,就带领民警深入到村民当中,苦口婆心地给他们做工作、做宣传、讲政策,既是交通指挥员,又是村民调解员。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日日细致入微的工作,天天真诚辛勤地疏导,感化了拒绝拆迁的村民,得到了村民更多的理解和信任,使拆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白泉到水峪是工程建设中困难最大一段路,全长7公里。为了能使那里的交通保持舒畅,他们在那段公路上“风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连续工作了3个多月,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施工期间,从白泉到水峪的那段路程是禁止汽车通行的。不让汽车走那段路,可司机师傅们就是不买这个帐,偏要和交警对着来;施工道路经过村庄,村民的阻拦以及社会上的混混闹事等等,桩桩件件他们都得应对。面对形形色色的各种不利情况,他们不厌其烦地搞宣传、做工作,劝说、开导,力求化干戈为玉帛。他们的汗水没有白流,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像土地一样憨厚、善良、朴实的村民们理解了,司机们明白了:个人利益是小事,国家利益是大事;大河涨水小河才会满,交通发展家庭才会富。司机师傅绕道了,祖辈的坟茔迁走了,挂果的树木砍伐了,娶媳妇的房屋拆迁了。由于任务繁重、工作紧张,许多民警放弃与家人的团聚,放下家里的事情,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不少民警伤病缠身仍然坚持工作。民警张坤峰因工作高度紧张和劳累生了病,本该回家休息的他执拗地住在了附近一个村民家中,每天输完液就直奔岗位。

    类似这样的事例,勤务中队每天的工作中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协助指挥部的工作人员顺利完成了80多户民房、近百家饭店、2800多座坟茔、800多亩果园、林地以及阳煤集团等单位的十几个企业的多条供电、通信、供水管线的拆迁任务。在307国道复线建设涌现出的感人事迹中,无论是点点滴滴的奉献,还是兢兢业业的坚持,都体现了中队民警以工作大局为重、以敬业奉献为天职的从警理念。这些小事,惟其平凡,但细微之处见精神,平凡之中才更显伟大。

    开始施工时,材料不能顺利地运输到位,运送材料的汽车走的是工人们临时修整的一条山路便道。沟沟坎坎极为不便。为了防止汽车拥堵,许多民警主动联系施工铲车进行处理,对于比较小的路面障碍,就自己拿工具垫平,缓解了道路凹凸不平给运送汽车带来的麻烦。市委、市政府领导来工地视察工程进展情况、慰问建设工人,走的都是这样的便道,他们都亲自为领导带队、指挥、疏导交通。紧张忙碌的工作,使广大民警极度疲劳,能踏踏实实睡上一觉变成了他们奢侈的享受。施工老板被他们忘我工作的精神所感动,主动拿出2000元让他们买一些防暑降温的饮用品,被他们婉言谢绝了。勤务中队民警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建设工人和人民群众的好评,他们把“一身正气修大路,两袖清风奏华章”带到了马路上,带到了群众中,大大融洽了工作气氛,和谐了警民关系。

    作为交通民警不像其他警种一样要经常面对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更多面对的是日复一日的街头攒动的车流与日常生活琐事;他们没有烽火硝烟、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没有轰轰烈烈、血雨腥风的英雄壮举,有的只是早出晚归的劳累辛苦与兢兢业业的无私奉献。勤务中队民警在307国道复线工程建设期间凸显出来的这种令人敬佩的工作精神,是与曾光华助理、边国清队长始终坚持从严治警、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密切相关的。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能使重重困难化作雨润甘霖;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能使复线工程顺利进行;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能使昂昂高山俯首让路;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能使峻险天堑变成通途。正如307国道复线建设工程项目部工作人员办公桌牌子上写的:能吃苦,处处带头——有号召力;能受气,原谅别人——有吸引力;能自律,管住自己——有自控力;能攻关,为旗是夺——有创造力。勤务中队的全体民警在307国道复线工程建设中践行了这铿锵有力的话语,为树立公安交警的良好形象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辉煌的业绩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开拓创新是他们永恒的主题;“立警为公”是他们自豪的责任“执法为民”是他们无上的光荣。当昔日的荒山沟壑变成坦坦通途之日,当这条新崛起的“履带”成为阳泉市的经济命脉之时,历史不会忘记建设者们的丰功伟绩,不会忘记交警支队勤务中队全体民警为之挥洒的滴滴汗水。这支队伍虽然还很年轻,还很稚嫩,但是他们旺盛的斗志和一往无前的精神一定会激励所有的公安交警满怀信心,积极投身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之中,为创建“和谐阳泉、平安阳泉、生态阳泉”奏响他们“爱岗敬业、文明执法”的和谐强音,在打造“中国鲁尔区”、建设“晋东明珠城”的浪潮中谱写出他们绵亘时空的人之颂歌!

    我们是城市交通永恒的杰作

    我们是华夏大地生生不息的精灵

    我们是大自然哺养的儿子

    用刚毅和谐真诚和关爱

    扬起生活不泯之飘逸

    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

    掠过云蒸霞蔚般滚滚风尘

    穿透了浮躁灵魂的绚丽

    我们辉煌了高山

    我们温柔了流水

    我们灿烂了天空

    我们蕴情于大地

    日月不会腐烂我们的信仰

    星辰总会把它们高高托起

    冰雪的寒彻永远不会封闭

    澎湃飞溅的汗滴

    蹉跎的坎坷永远不会束缚

    平安畅通的絮语

    跳跃的轰鸣挂满胸膛

    艰涩的时光化作雄壮的赞美

    踏着祖辈的叮咛去改变

    喧嚣的世界蕴藏着万物之生机

    在绵亘时空的颂歌中俯瞰

    汗水和鲜血尽显得黯然失色

    我们都是人类不朽的杰作

    完美的追求不是我们沉重的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