疙瘩村的新村官

斑竹若茶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zqccw.com,最快更新斑竹若茶文集最新章节!

    疙瘩村位于大山之中,贫穷落后,还没有真正解决温饱问题。村里没有副业,只有光秃秃的山和贫瘠的土地,所以村里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到了城里打工谋生,留在村里的几乎就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这段日子,上级政府要求领导干部下乡驻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贫困山区农村的发展状况。市委书记亲自下乡来到了疙瘩村,吃住在村民家里,了解到了一些农村的具体情况。为了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状况,帮助疙瘩村的村民尽快脱贫致富,走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行列中,乡政府为疙瘩村配备了一位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村官。

    这位大学生村官就是杨丽,她满怀热情地来到了全乡最贫穷的疙瘩村。她来到疙瘩村后,看到这个穷乡僻壤的村庄穷山、穷水、穷人家,土坡、土路、石头沟,一派苍凉寂寥的景象。她没有被眼前的这种贫穷的环境所吓倒,反而信心十足,满脸春风,她感到自己浑身热血沸腾,自己的体内在发光,光芒射向体外,熠熠生辉,整个人就像初升的太阳。她对这个贫穷的村庄抱有许多美好的设想,设想如何使疙瘩村改变现状,尽快脱贫,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榜样。

    她来到疙瘩村第一件想要做的事情就是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她挨家挨户走访了很多村民,了解到了许多实际情况,发现了许多村民生活中发生的琐碎问题。如这家的羊吃了那家的菜拉,那家的鸡把蛋下到这家来拉,等等。她想,要想改变疙瘩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得要先解决村民之间存在的这些不和谐的因素,让村民、邻里之间和谐相处,互敬互让。这些事情整天缠绕在她的脑际,就像瓢泼的雨点一股脑都落在了她的身上。她想帮村民解决这些问题,可是又不懂解决的方法。她觉得自己的时间、精力不够,晚上她躺在床上也是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有时候觉得刚闭上眼睛天就亮了。

    杨丽记得在村官培训的时候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村里的事情太多,就抓主要的和重大的。还真是巧,在她刚来就遇到了一件麻烦事。

    村里有小两口,因为一点小事闹起了矛盾。一气之下跑到了村委会吵着闹着要离婚,说这日子没法过了。这事情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家庭矛盾,可是杨丽一听到“离婚”二字,就发了毛。她不是不懂得“离婚”二字的含义,是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实际事情,不知道该如何开头,如何处理。这可难住了这个刚出道的姑娘,真的是大姑娘生孩子——没经验,她犯了难。她看着那小两口气哼哼的样子,谁也不说话,看样子是非离不可。杨丽心里很着急,像热锅上的蚂蚁,在热锅上乱窜,向东有火,向西也有火,真是六神无主。无奈之下,杨丽决定赶紧请教老支书。

    老支书是疙瘩村唯一的乡人大代表。今年58岁,背微驼,头发几乎花白,一幅慈祥的面孔,黝黑的脸上带着笑容,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字字千斤,在疙瘩村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村民们都敬他十分。他已经担任了疙瘩村十几年的村支书了。现在老了,精力不足了,他想退下来休息了。

    可是乡镇府不同意他退休,想退还有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要他带一个徒弟,这个徒弟就是杨丽。如果带出来他就退休,带不好他就继续干他的村支书。杨丽虚心、诚心、用心的举动打动了老支书,于是,老支书就决定把他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传授给杨丽。

    老支书要杨丽把那小两口叫来。小两口怒气冲冲来到了村支部。说是村支部,其实是杨丽办公兼睡觉的屋子。临窗一张桌子,墙角一张床,如此而已。但是杨丽毕竟是个女孩子,爱干净、讲卫生、爱美观,墙上贴了几张明星的画像,桌上放了一个卡通玩具,窗明几净,虽然简简单单,看上去却舒舒服服。

    小两口进来后,老支书让他们坐下,女的坐在了床板上,男的就坐在了墙角的一个小板凳上。杨丽面对老支书站在了门口。

    屋里的气氛僵硬了一会儿。

    还是老支书先开了口。“你们小两口这是做甚了,光景过得好好的离什么婚,以前也没有听说过你们吵呀闹的。”

    小两口你白了他一眼,他瞪了你一眼,谁也没有说话。

    老支书吧嗒了两口旱烟,说:“你们有甚就说出来,咱看看能不能给你们解决了,这么僵着算啥了?”

    他们互相又瞪了一眼,女的往床沿边重新坐了一下说:“今年开春,俺说还种粮食,他说要种土豆,去年的土豆便宜,没有上来价钱,今年准能有个好价钱。俺两人没有说到一块儿,他跟我又吹胡子又瞪眼,我不跟他过了。”

    杨丽看了一下老支书,忍不住“扑哧”一下笑了,笑容如花朵绽放,馨香弥漫,使屋里的空气一下子起伏起来。

    老支书说:“小杨,你笑甚了?”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铁盒放在桌上,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写过的本本纸,卷成烟卷,抽了起来。烟雾一圈一圈在屋里散开,罩着屋里的每一个人。

    半晌,老支书说道:“咱村穷,咱村为啥穷,就是咱思想落后保守,如果咱也能紧跟形势,让咱的思想也转转型,发展发展,想种土豆就大胆地去种,说不定早就都成了万元户了。”

    老支书站起来在屋里来回踱了两步,对杨丽摆了摆手,说:“小杨是大学生,学的知识多,思想也新鲜,咱听听小杨是咋看的。”

    杨丽没有想到老支书会让她发表意见,显得有点紧张,重新换了一下站姿说:“种地也要了解市场,按市场规律可以种土豆,不过不能排除风险。”老支书接上说:“作甚也要有风险,如果赔了,村里先垫付,等你们赚了钱再还。”

    小两口听了老支书的话像吃了定心丸似的,脸上有了笑容。

    屋里的空气热了起来。冷热两股空气相遇会形成降雨,老支书真是人工降雨的高手。

    老支书笑呵呵地又说“你俩人不要先做决定,回去再商量商量,不要再闹腾了,屁大点事,离什么婚,回去吧。”

    小两口站起来,跟老支书、杨丽招呼过,一前一后走了。

    老支书在门口看着小两口离去的背影,转过身来对杨丽说:“村里的事情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大事,也都不是小事。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无。我快退休了,以后村里的事情,你就来大胆的处理,你们这些大学生是有这个能力的。”

    杨丽听了老支书的一番话,若有所思。村里的事情就像是一部无字的天书,里面有无数页的山,无数页的水,无数页的农村,无数页的农民,需要每天不断地翻理这本书,划出书中的重点难点,一个一个地去解决。杨丽想着,一个新的疙瘩村渐渐在脑子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