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cytyn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zqccw.com,最快更新cytyn文集最新章节!

      昨晚和小孩一起看大风车,新寓言一族之蜀鄙之僧。其实我们上学时学过,讲的是蜀地的和尚,一僧贫一僧富都想去南海礼佛,贫者不畏艰辛,勇于行动,完成了心愿。富者总在计划,条件好却不为也就难了心愿。记得当年学习最重要的是文章的结论:为之,则难者亦易;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就是说要行动起来,不要坐着想,一事无成。

    常常觉得知易行难,因为自己不是一个勇于行动的人,做个军师可以。别人认为有些深奥的东西看的津津有味,无论古文,哲学乃至佛经都涉猎。我的专业是理工科,看战友参加律考,我也学法律,从零开始,大约半年,中间还在外搞技术培训一个月。以地区第一名省第三(五)名通过。早两年也是心血来潮考研,也是半年时间,学起了哲学,考了高分但英语让英雄折腰。说这些实在是对自己不满意,只是会学会考试,不能在现实中博取功名。再就是外语就是学不好,都有民族情绪了。

    马克思哲学是实践的哲学,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毛泽东有著名的实践论。中国古代哲人近代领袖也对知行关系作了大量阐述,知易行难是革命者的感慨,知行合一是思辩的结晶。落实到个人则是要具体分析了。马克思理论影响了世界,但他个人则不是一个有为的行动者。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是列宁说的吧,但有理论没行动在生活中最常见,我这是给怯于行动者找借口么,实在是现实的约束呀。有的人没什么文化学识,就是胆大敢干,行动了也就成功了,这种现象所在皆是,很让一些文人唏嘘不已。

    还是标准不同,还是社会不同。有的人可能认为发表文章不如赚一笔大钱成功,所以守清贫的理论家不入他的法眼,这是以收入看在某些年月搞导导弹的不如做小生意的,(不是说小生意不好,都是社会成员,劳动分工不同)。空头的理论家有时不如拿枪杆子的革命家,也是一种社会评判。以成败论英雄,以事功看人生是古往今来最强势的标准。不食周黍也好,魏晋风流也罢,证明人们还可以有别的追求。

    人的素质天生不同,人生观价值观也不一样。你可能在法学研究上出巨大成果,却不一定是好的辩护律师。我的师傅就说,某某刑法教授不一定在法庭上辩得过我。信哉斯言。有位著名的律师想引退去搞研究,认为自己更适合做学问。

    我在这里把知和行分得绝对了,知就是学问理论,行就是事功。绝对的两者怎么能分开呢,有谁的行动没思想的指导,那做学问的不是行动么。但是要说知和行又不能不这样来表达。语言的困惑。

    对于普通人就是不要光坐倒想,别把信念挂在墙上。重要的是行动,没有行动没有结果,这绝对是至理名言,另外行动了,也不一定就会有你要的结果,这也是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