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三

尘星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zqccw.com,最快更新尘星文集最新章节!

    张静是个急性子,还没怎么安顿下来,就开始考虑搬家了。她算了一笔帐,学校的宿舍和外面的房子相比较并不便宜,甚至比有的要贵一些。如果族学校附近的房子,房租再加上每天来回的车费,一个月算下来,在外面自己租房子可以省下至少六七十块钱呢。路上又少花那么多时间,算了一下,张静更觉得换房子迫在眉睫了,就轰轰烈烈地投人到找房子的活动当中。找报纸,到学校的网上贴贴子,看广告。两天下来,终于找到一家又便宜,离学校又近的。不过当务之急是找一个人合租,因为房子是租给两个人的。忽然想起还有一些没找到房子的朋友住在社区领袖学院。问了师兄去那边的路线,张静当机立断决定去那边找一个来。

    又已经天蒙蒙黑了,张静紧张兮兮第一站一站地数着,看着车外的景致,对照着师兄的描诉,还居然给她一下子就找到了。可是一进了院子,她就傻眼了。十几栋三层,四层的楼房。办公室早就下班了,而她根本就不知道那些朋友住哪一间。张静真是后悔自己的鲁莽,不过已经来了,就碰碰运气吧。这里的环境也很不错,像度假胜地,绿树成荫,遮蔽着一栋栋的小楼,四周很安静。张静四处漫无目的地逛着,想着自己可能一无所获,心里很沮丧,想着这几天来的奔波,天已经这么黑了,今天还要一个人赶那么远的路回住处。远远的篮球场上,有几个人在灯光下打篮球。她慢慢走过去,看那几个打篮球的人,好像也是刚刚从中国来的学生,打完球,正向张静这边走过来。张静心里一动,走过去,随便提了几个住在这里的女孩的名字,他们居然真的认识。天,张静真有点哭笑不得,这个世界还真是小耶。无论如何,她还算真的有点狗屎运。在他们的带领下,很顺利的找到了战友们。屋里只有两个人,已经找到住处了。另外两个还没回,就留她等一下。眼看天色已晚,张静被盛情邀请留宿。几个人去另外一个房间,借了床垫,枕头,帮她铺好床褥,刚刚躺下试试舒不舒服。另外两个就回来了,看到地上多了一个床铺,很惊讶,再一看床上抬起的居然是一张熟悉的脸庞,就更是又惊讶,又好笑。几个人笑闹了一番。刚好有一个人还没找到房子,明天和张静一起去看。又天南海北地聊了一阵,就睡了。躺在大家为她铺的床上,张静来新加坡后心里第一次有了一种很温暖的感觉,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张静就和丁岚,那个在以后一年多的日子里和她同居的女孩,约好一起去看了房子。看房的过程很顺利。顺利是因为这两个初入江湖的小家伙什么都不懂,既不知道要讲价,也不懂要谈什么条件。看着屋子很干净,有床,桌椅的就心满意足了。房东是一对小夫妻,还有公公婆婆常来探班,看他们把她们管理得怎样。基本总结下来,住这个房子有一要,两不要和三无。一要就是要干净,两不要是,不要带朋友回家,不要煮东西,做饭。三无,是无电视,无电话,无自己房门的钥匙。其它还好理解,无屋门钥匙,是因为房东说要随时进去检查卫生情况,所以不让她们锁门。没有钥匙也无所谓,不锁门就行了。可是屋门是坏的,敞开还好。关上之后就自动锁上,只能从里面开或者用钥匙开。两人开玩笑的时候,丁岚就说,真害怕哪天自己一个人在家时,如果在厨房,忽然一阵风把门吹上。她就进不去屋里了,又出不去了,因为大门钥匙,钱包等所有东西都被锁在屋里了。客厅里也没有电话可以求教,也没有电视,或者书可以看,也不能煮,那就只有饼乾,面包什么的一些东西。那等你们晚上回来,我不是奄奄一息了,就是已经被憋疯了。呵呵,张静听她描绘的一番情景笑的不行,没那么巧吧。还好一直没发生这样的惨事。

    张静和丁岚是两个善于苦中做乐的家伙,尽管条件如此艰苦,她们开始还是过的有滋有味。没有电视,她们就从图书馆借小说回来看,还自己买了广播,没电视,听听广播总可以吧。有时还可以到附近朋友住的地方看电视,不过当然不好意思老去。不能煮东西,就买一些罐头啊,泡点方便面啊,丁岚还自制了一种的用火腿或午餐肉,加黄瓜,辣酱和面包的三明治,方便,可口美味,又营养丰富。丁岚是一个很文静细致的女孩,做事总是慢悠悠的,和毛毛草草的张静刚好对比鲜明。最让张静佩服的是丁岚总是能琢磨出一些好吃的,好像有一次,她在朋友家煮了一些日本米,买了一些紫菜,黄瓜,海蜇什么的,两人在家包了好几回寿司吃呢。在超市里丁岚也是总能找到一些美味的东西,各种各样的小饼干啊,蛋卷啊,香肠啊,冰淇淋啊什么的。即使买一样的苹果,张静最后也总是觉得丁岚挑的要更大更好看一些。

    同来的朋友们都慢慢找到了房子,安顿下来。学习也慢慢忙了起来,不是一个系,隔得又远的朋友就只是偶尔碰碰头,聊一聊。只有当初帮张静抬行李的林海涛和高峰还常有走动,高峰和张静在一个系,实验室就在隔壁。林海涛虽然和他们不同系,但也算比较近,再加上高峰实验室比他们早来一个多月的助研李彤,几个人常常做完实验之余聊聊天。张静和高峰都是本科毕业直接出来的,读硕士。李彤和林海涛是硕士毕业后出来的,一个工作,一个读博士。两个人都在出来前和自己的另一半注册结了婚,出国的人当中这种情况蛮多的,算是对彼此的一分承诺吧。刚刚来他们就很积极地开始打听,着手办理让另外一半来新加坡。凑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就经常互相交流一下这方面的信息。

    到新加坡有一段时间了,大家对新加坡开始有了一些初步的印象和了解,首先印象最深的就是物价,刚来的人总喜欢把新币折成人民币,这样一算东西就其贵无比了。李彤买了一个衣服架,花了两新元,好么,十块钱一个衣服架。不过后来在新加坡呆久了,习惯了之后,就反过来了,每次回家就什么都折成新币,看着什么都觉得便宜了,人的想法就是怪。

    再有就是吃的问题了,新加坡人都很少做饭,主要在外面的大排挡吃。开始吃几次还可以,吃久了,实在是吃不下了,又难吃,又不健康,又不卫生。外面的碗碟都不是一次性的,一次看到洗碗的阿婆把脏的碗碟丢到一个大桶里,招了一大堆苍蝇在上面飞来飞去,李彤就再也没有胃口去吃饭了,后来就自己买了饭盆,叮叮咣咣地去打饭吃。她这一举动带动大家都买了自己的饭盆,卖饭的和买饭的新加坡人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情形,每次都像看西洋景一样。搞得他们十分不好意思,没多久就放弃了,只有安慰自己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只有高峰无所谓还一直笑嘻嘻地拿着饭盆去打饭,最后成了学校名人,买饭的阿婆,阿伯们都认识他了。“还是林海涛好啊,可以自己做饭,你的房东多大方啊。” “大方?”林海涛苦笑着说“你知道我要做一次饭有多难吗?煎个荷包蛋也要把四周的墙上都粘上报纸,因为房东怕油烟弄脏他的厨房。”真的啊,有那么夸张吗?张静听了笑得前仰后合。

    新加坡真的是一个很奇特的国家,多种族,多元化。刚开始的时候,张静和丁岚在街上看到包着头巾的马来女子,还有身穿沙莉,露着腰肢的大眼睛的印度女子,还会很好奇地盯着看,后来就见怪不怪了。不过有一次看到一个说一口纯正流利华语的黑家伙,还是把她们吓了一跳。他正在卖东西,嘴里吆喝着什么都来看一看啊,既然路过不可错过的,说的比一般的新加坡华人还标准。新加坡是以华人为主的社会,很多马来族,印度族的都会说华语。说到新加坡的语言,就更有趣了,新加坡的国语是马来语,官方语言是英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因为人种以华人为主,通用语又是华语,而这里的华人又都有各自的方言,所以这里的人都至少会讲三种语言。“可惜哪种语言都说的不好。”高峰说他刚来新加坡的那晚,搭出租车,下车的时候,司机就一劲儿和他说“dirty tree ,dirty tree。”搞得他莫名其妙。说了半天,最后才明白是thirty three。 高峰学得很像,说的时候又比比划划的,逗得大家大笑不止。

    虽然华人是社会的主流,新加坡却是个彻底西化的华人社会。从个人的角度,说纯正英文的华人好像比说华语的华人要高等一些。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新加坡,一方面保留完整的中华传统文化,一方面又完全崇尚西式的社会时尚,构成了新加坡又一个奇特的社会文化氛围。林海涛也说到他来新加坡的时候坐出租车,随口对司机说,你也是中国人吧,那个司机就很不高兴。他们定义自己为新加坡人,虽然也是华人,他们还是在心里瞧不起中国人这个称呼,而为自己是新加坡人而感到自豪。那次,张静和女房东聊天,随口夸了新加坡几句,干净啦,漂亮啦,治安好啦。哪知她立刻很骄傲地说是啊,我们新加坡人真的很幸运呢,噎得张静哑口无言,新加坡人还真是自信呢。

    本来张静以为不管怎样既然同是华人,新加坡人对中国至少有一定特殊的感情。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尤其是新一代的新加坡人对中国和有关中国的事情丝毫不感兴趣。即使是对中国有点感情的老年人,对现代中国也是丝毫不了解。张静系里一个看门的阿伯,有一次问她中国计划生育的事,说听说只许生一个,多生就要弄死,害张静给他解释了半天。为什么外面如此不了解中国,总好像中国还停留在贫穷和落后的五六十年代。

    看了一个多月的资料,张静的导师终于让她开始着手做她的课题了。新加坡的学校比较注重应用科技,张静做的课题就是和一家芯片公司合作的项目,大部份样品要在公司准备。在那里张静和研发部的工程师们学习整个芯片制造的流程,工艺。还可以亲手在生产线上制作,在实验室里测试分析。一直在学校里学书本上的东西,一下子可以接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张静兴奋不已,每天忙的不亦乐乎。张静的导师基本都不太干预她的工作,完全放手给她自己安排,新加坡政府又比较有钱,实验室条件设备又好又充足,做东西真的很方便。对于这一点,在国内工作过的丁岚更有体会,尤其她们做生化的,没有钱什么都做不成。在国内工作了一年多,几乎一点实验都没动过,不是缺这个就是少那个,每天就忙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张静又连着忙活了几天,好不容易倒出空儿来,到李彤他们实验室去聊天。

    过去的时候,林海涛刚好也在,和李彤正在讨论给他们的另一半办理签证的事。“有什么进展啊?”张静问。“有什么进展?”李彤嘟嘟囔囔地说“新加坡政府重男轻女。” “什么意思啊?”原来新加坡的政策十分古怪,老婆可以申请长期的陪读签证,可是老公却只能拿三个月的访问签证。“那你怎么办啊?”“怎么办?先办个签证再说呗,看看他能不能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找到一份工作喽。”“那就开始办呗,还嘟囔什么呀,你这个小妇人。”张静每次喜欢用小妇人形容李彤,自己觉得很形象,尤其她撅着嘴唠唠叨叨地抱怨,挑剔,数落人的时候,被她这么一叫,李彤就又会被气得撅着嘴,嘟嘟囔囔的了。

    “好久不见啦,您老身体还好啊。”高峰也凑上前来。“好,好。你要是老老实实地呆一会儿,别过来惹我,我肯定会更好。”“咦,几天不见你斗嘴技术有所提高嘛。在我这儿学了几招,回去苦练了吧,不行下次我要收学费了。”唉,就是不能搭理他,越说还越来劲了。“没别的事儿啦?没别的事儿,我可没时间和你在这儿磨嘴皮。”“哎,别走啊。林海涛还正在这儿给我念叨老婆经呢。我想统计调查一下,是不是所有男人结婚之后都会变成这样啦。想当年他在大学的时候可也是一个人物呢,怎么现在变成这样啦。这个问题真得很严重,说说你的意见,不然我可要有婚姻恐惧症了。” 其实张静也有点搞不明白,怎么林海涛一个大男人会整天婆婆妈妈的,可能上海男人都这样吧。看他们嘀嘀咕咕地研究自己,林海涛在一旁嘿嘿地笑起来“因为你们还太年轻,还不明白。”

    林海涛绝对是个模范丈夫,十分爱老婆,每次张口闭口都是他心爱的老婆。给老婆打电话的时候,甜蜜的了不得,还唠唠叨叨地嘱咐这,嘱咐那的。大家每次逗他说如果老婆来不了或者不愿意来,怎么办。他就会立刻很坚决地说,那他就回去。还常常语重心长地拍着高峰的肩膀“以后你就会明白其实除了自己的家人什么都不太重要。”要不然就笑呵呵地教导高峰“老婆是自己的,当然要自己疼喽,小伙子,你还有很多东西要好好学习啊,快点找个好老婆吧,你就会明白了。”高峰很不理解林海涛怎么会为了一颗树木放弃整个森林,而且还是一颗长相很普通的树。每次听高峰的言论,林海涛都会笑眯眯地告诉他找老婆长像是不重要的。“那什么重要啊,找老婆当然要找漂亮的啦。”高峰每次都笑嘻嘻地说。“而且大丈夫何患无妻呢,当然是事业重要,要是有钱,还愁没有女人嘛。”说完更得意阴险地笑着。看他一副不开窍的样子,林海涛就不理他了,转头继续和李彤讨论帮老婆办理来新手续的细节。看他叽叽咕咕的样子,高峰十分痛心地对张静说“看看,看看,真是红颜祸水啊,就这么把我们本来风流潇洒,年轻有为的林海涛变成婆婆妈妈,罗里罗唆的准家庭主男了。”张静白了他一眼,没理他。

    “哎,也别说高峰了,你还不也把你男朋友揪过来,快点结婚?你不怕他变心啊?”李彤自己在忙忙活活之余,还不忘了教育张静。“是啊,两个人分开时间太久了不好。尤其是女孩子,要生小孩的。27,8岁生最好,年级大了生对身体很不好。”林海涛也插了一句。这一句差点没把张静气死,脸一下子红了,有没有搞错,这个林海涛还真够婆妈的,怎么忽然说起来什么生小孩不生小孩的,没办法只好装作没听到“结婚?我可没想过,那么早结婚干嘛呀,每天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我觉着趁年轻两个人都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是挺好。再说他要是那么容易变心的话,不要也罢。正好换一个。”“再换一个有什么用,男人还不是都一样,就算他自己不变心,也挡不住有的女孩倒追啊。你真的得小心点,守在身边都看不住呢,更何况现在还隔那么远。”李彤的一席话说的张静苦笑不得,不知怎么回答。想想说“要是男人都这样,不嫁也罢。”看张静和高峰同样不开窍,李彤和林海涛一起摇头,怎么想法这么天真,以后你就会明白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了。张静也在想,如果一份感情要左防右防才能守住的话,那要它还有什么意义呢?当然宁可不要了,这两人尤其林海涛也不知成天在想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