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断想

存忠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zqccw.com,最快更新存忠文集最新章节!

      山海关,声名显赫,天下闻名,从史书的典籍里,从先辈的讲述中,从音像作品里,我曾无数次读到过、听到过、看到过。而真正地一睹真容,是在2007年5月23日那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终于来到了燕山脚下,来到了渤海之滨。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许多年前就读过古人的这首诗。而眼前的这座雄关真的是名不虚传,它依山襟海,虎踞龙盘,高大、坚固而充满威严,其磅礴的气势令人生畏、生威。登上澄海楼,一边是碧波荡漾的大海,烟波浩淼;一边是连绵起伏的万里长城,逶迤蜿蜒。“天下第一关”匾额,笔力遒劲,威严凝重,豪气冲天。看到城楼内兵器发出的寒光,依然可以使我们感到城重关高,凛然不可侵犯。然而,漫步雄关古道,驻足历史时空,那一刻,我胸中涌动的却不是激情、不是豪迈,而是深深的叹息和悲凉。

    山海关,你曾记否,皇太极、多尔衮统率下的八旗子弟曾经怎样地跃马挥鞭,叩开关门,蜂拥而进。而你却无可奈何。我知道,那里曾有过太多的是是非非、曲曲折折。崇祯皇帝自缢景山。李自成骄兵京城。“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壁垒森严的雄关因吴三桂的拱手相让而不攻自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神话成了笑谈。由此,清军大举入关,挥师南下,入主中原,宣布了明王朝的彻底灭亡。山海关,并没有完成设计者赋予它的使命,相反还成了一幕历史悲剧的见证。

    曾记否,八国联军从老龙头登陆,气势汹汹的洋人曾肆无忌惮地蹂躏过你的臂膀。那时候,已经奄奄一息、日薄西山的大清帝国,在那个老女人的独断专横下内忧外患、大厦将倾。甚至在大敌当前的时候,从京城匆匆赶来的救火官兵,马鞍上还挂着烟枪,手里还端着鸟笼,如此一帮乌合之众怎么能够镇守住这泱泱大国的关门?老龙头上虽有炮台,设有重炮,却难抵西方列强远道而来的那一艘艘舰船。也就是在那年,西洋人一把火烧了我们的圆明园,为民族留下了无尽的痛楚和耻辱。

    曾记否,日军的炮火曾经覆盖过你的城池,给巍巍雄关留下了累累伤痕,也赋予了雄关以昂扬不屈的精神。一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多少征人血,多少离人泪?国破家亡,大好河山惨遭凌辱。日寇的飞机、大炮在1933年的那个元旦曾对你狂轰滥炸,大有荡平之势。敌众我寡,虽有勇士的浴血奋战,但一支固守的小小弱旅怎能挡住侵略者的铁蹄。孤单影只的山海关城,在千里防线上,在大地的风雨飘摇中,如一页孤舟,难逃倾覆的厄运。越过了山海关的日寇,虎视耽耽,欲取中原,气焰更加嚣张。

    我知道,这一切不是你的过错。所谓“固若金汤”的雄关,是从来就不存在的。我想起了1100年前一位叫杜牧的封建文人的感慨:“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这是体制的弊端和顽症。堡垒最容易从内部夺取。人治之衰,腐败的毒瘤寄生在专制的躯体上,其癌变无药可救,烂熟的理学根本无法阻止专制制度不可逆转的腐朽和没落。一个人的言行利害江山社稷,一个家族的优劣决定国家的荣辱。于是乎,夜郎自大,故步自封;于是乎,抱残守缺,妄自尊大。到头来的结果必然是,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而当它挨打时,只能在痛苦中呻吟,痛苦中忍受。就像山海关主楼上放置的那两尊硕大的大炮,外表虽然精细、完美,其实“内瓤却早已经空了”

    真正坚固的雄关是什么?是民心,是保证江山社稷长治久安的科学、先进、民主的制度和体制。迎合人类进步的潮流,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才能铸成真正的铜墙铁壁。

    走出景区,我们的旅游中巴车行进在和谐安宁的千里沃野。再次回望山海关,它正像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抖落历史的尘埃,舒展文明、自由的双翼,向着蔚蓝色的大海,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