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偶遇果诀

莫然飘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zqccw.com,最快更新兰穆王最新章节!

    本来是中午用完膳后便出发,阳光和煦,但坐了近半个时辰的马车,到了后园的分界蝉青门,白襄便让御师等候在哪里,之后便和阿麦林徒步在后园中行走。

    她不想让旁人参与,进门时也只说去游逛一番,所以也没有询问园中负责管理的仆役,仅仅依靠阿麦林的记忆。

    而阿麦林对后园有印象是因为当时刚入宫时,还只是一个青嫩的小丫头,对服侍主人的事宜还不太熟悉,便被尚食监安排在后园和假山溪水,松柏百合为伴。但甫陵所处的偏僻地带,她还是很少去那边的。

    因为磕磕绊绊地寻找,耗费了很多时间,待到白襄她们回去时,天已经抹黑了,兰穆在冬季天暗得又早又快。

    白襄心知虽然天色已暗,但时辰还不晚,赶回去应该正合适,菜食她走之前已经让人备下了。

    白襄携着阿麦林,在远离了那座宫殿之后,步履也变得急促了起来,但那园门却似海市蜃楼一般,遥遥无迹。

    园中偶尔会看到巡逻的仆役或侍卫,手里提着灯笼,白襄看到他们心里是又喜又惧,喜是在这不熟悉的冷清地带看见带有暖光的人影,心里有添了几分踏实感,惧是她本来就不太想让人知道她此次探访进入后园甫陵宫的事情,而且很害怕会遇到妃嫔侍女,不过想来这个时辰了也不大会有人来游历,心里又放心了些。

    走到后来四周已经看不太清楚了,而且格外寂静。白襄突然看到前面有一团大大的烛光,在向她们走过来,并且甚是急快的样子。

    白襄下意识地低下了头,用篷衫帽遮挡住脸,手抓住阿麦林给她示意,希望从那团光身边绕过去。

    可那烛光快速移到了她们面前,便停下来不动了。白襄无法,只好抬起头应对,一看才发现是那在外等待的御师,此时一脸的着急和欢喜交杂的色彩,用粗厚的嗓音说着汉文:“王后呀,您终于回来了,奴看这天都暗了,很怕您在里边出了事,便借了灯笼寻进来了。”

    白襄见他身边没带侍卫,但还是不放心,便问道:“你有通知其他人吗?”

    御师连忙恭敬道:“没有,您走之前嘱托过,说您可能会游得比较晚,让奴耐心等待不要惊扰别人,所以奴并没有告知他人,只是自己先进来看看。”

    白襄露出赞许的神色:“嗯,你做得对,我刚才只是在林子里走岔了绕了点路,并无大事,如若让旁人知晓,倒说我只顾着玩把时辰都忘了呢。”

    她其实心里在暗暗想着,今晚穆焚旸候会到暝娥殿,可不能因为自己在后园游到很晚的事让他起疑心。

    御师将她二人带上马车,便应白襄的要求,快速驶了起来。

    在马车上,白襄越想越不安,她原以为去探访一次甫陵宫费不了多少时间,但此次根本没进甫陵宫门不说,还几乎要误了事情。无论如何,旸候肯定会知道她出了一次殿门。

    她再次斟酌了一番,定了主意之后掀开门帘,向御师说道:“去一趟藏书阁。”

    阿麦林听了之后惊道:“王后,您忘了今晚王上会来吗?”

    白襄沉声道:“我没忘,他随便一问便会知道我今天下午不在殿内准备,他知道我是出殿了,但我也许可以改变一下我出殿的目的,让他没有疑心去查。”

    阿麦林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也是,王上他忌讳任何人到甫陵宫去,他自己甚至都很少去后园,也不知他和前夫人闹了什么事。”

    白襄眉头紧锁,未再言语了。

    车停在藏书阁院墙的外面,白襄和阿麦林一同快步走向了院门,她只顾着想事,也不大注意前面,还是阿麦林捏了一下她的胳膊,她才马上起了警觉,抬眼望向前方。

    一个侍从打扮的中年男子打着盏黄纱细竹篾灯笼,在前方引路,后边跟着个裘衣白锦袍打扮的公子哥,正慢悠悠地走着,似乎已经看到了白襄。

    待到走近了些确认了来人,白襄立马正了正面容笑道:“果诀,真巧,你也是来这藏书楼吗?”

    果诀站在她身前,低头打量了一下她的衣衫靴子,慢慢抬起眼眸,幽幽道:“儿臣才从父王的晟阳殿出来,坐着马车预备回殿,远远地看见了母后,便过来打个招呼。”

    白襄有事在身,本就有些焦急,但又不好表现出来,只在心里暗怨这七爷真多事。她温和地笑道:“七王子你眼神真好,如若是我在这只有稀疏几个黄灯笼照明的夜晚肯定看不太远,不过时辰也不早了,你还是快些回殿吧,该到用餐时辰了。”

    果诀目光淡淡地望向白襄身后,眸色淡淡,如水墨画中的清染色调,声色随意而平常:“看这方向,母后是从后园那边过来的吧。”

    果诀用的是问句,但却不是问的语气,仿似肯定了一般。

    白襄心一下子快速跳起来,眉头微颦又马上舒展开来,一时不知如何接话,但略微思索了下便笑道:“是呀,我看今天天气和丽,便和侍女到后园的湖塘边在熟认金鱼的品种呢。”

    白襄心里琢磨着,至少可以用旸候预备和自己赏鱼一事搪塞过去。

    谁知果诀并不顺着她说,只是仍旧望着前方道:“不知道海夫人她宫前的双飘树叶子落完没有。”

    白襄急问道:“你去过那里?你和她……”还未说完白襄便快速捂住嘴,她惊恐地睁着眼睛,看着眼前高高伫立着的穆焚果诀。

    他刚才那句话用的是古兰穆语,而自己,竟那么快速地答了回去。

    白襄慢慢地咽着唾沫,手从嘴上放了下来,她注意到四周并没有别人,阿麦林和果诀的侍从因为规矩都站得比较远,应该听不见他们说话。

    她提醒自己保持镇定,恢复了原先的神色,说道:“原是我糊涂了,宫里人都知道海夫人园内喜欢种双飘树呢,”白襄笑了笑,但她可以推测自己笑得有多僵硬,“果诀,我预备着进藏书阁去寻些书,时候也不早了,我先进去了。”

    白襄说话时一直未敢再看他,此时只能硬着头皮抬头,却见他正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在烛光下他的瞳孔显得晶烁而深黑,好似一个邪孽的磁洞,要把她吞没进去,撕碎噬净。

    草草地让尚经监寻了本有关养鱼的书籍,白襄便坐上马车回程了。晚上风很大,刮得车帘飞舞,丝绦乱摆,恰似白襄此刻凌乱而焦灼的心情,她的指甲已经嵌入了书页,却并未察觉,心里只在暗暗怨自己刚才怎么那么马虎!

    她自己也有些奇怪,好像自从在甫陵宫附近闻到了那股奇异的香味后,她便变得有些焦躁不安起来,想事情也集中不了注意力――是自己的心理作用,还是那香气有药理作用?

    白襄不得而知,在失神中恍惚听见阿麦林在身边询问,白襄思量着她大概是问刚才在藏书阁院外的事,便恹恹地将经过说了。

    阿麦林听了也是一惊,思索了一阵说道:“王后,从我们来的方向并不一定能判断是后园,因为在藏书阁的西北侧有很多杂务用殿,譬如古吉姑姑管理的织坊和绣坊,还有馆舍离藏书阁很近,也在那一带。”

    白襄低垂着眼,目光正落在着自己的淡黄色鹅绒裙摆上,忽而睁大眼睛,说道:“我就在疑惑他为什么打量了我一阵,原是看见了我裙摆上的草叶残渣和泥渍,也知道我对这宫内布局不熟悉,便凭着这个便来试探我,可现在落叶本就多,我若说是步行游走在坊殿之间,不小心沾扯了些,也许可以圆过去,噫!是我大意了。”

    阿麦林见白襄没有什么神采,知道她在为今晚的事情害怕而犹豫,柔声安慰道:“王后您也不必太过自责了,嫔妃门去后园逛逛是常有之事,特别是晚春和夏季,夫人们经常三三两两地去后园赏玩。”

    白襄苦涩地笑了笑,“早不去,晚不去,为何偏偏要在王上将要临幸的时候去,罢了,这个我会尽量说过去的,至于七王子知道了我会兰穆语的事,”她扭头看乱帘外的夜里宫城,烛火越来越密集,把墨黑驱得无处可逃,“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回到了暝娥殿,太监们已经恭迎在了门口,见了白襄高兴得眼泪都要出来了,他们很害怕旸候来了见不到白襄,怪罪到他们头上。

    当她回殿后,一群打扮得鲜丽喜庆的侍女将白襄迎了进去,想要为她着妆,而白襄只顾着在婢女太监们的簇拥下慌忙地转头让御师快把马车停在殿后的厩室里。

    旸候还未到,但她刚进入殿内便闻到了餐桌上摆放着的菜品发出的糅杂交融的浓香,看到殿中瓷瓶中插上的红梅伴白梅,以及桌柜上新铺的羊毛手织彩布,她心里暗叹殿内宫女的行事效率,将自己走时交待事宜的一件不落地做好了,甚至做得更出色,可见她们对旸候的敬畏程度。

    在侍女为白襄梳妆时,阿麦林去吩咐太监把白襄从中原带来的凤凰牡丹灯笼一起挂上,整个暝娥殿一下子流光溢彩,灯火辉煌,仿似被流星包裹着翩翩起舞一般,在兰穆宫中如彩凤那般领衔璀璨,独领风骚。

    为白襄盘髻梳妆的侍女们虽然语言有点不通,没有多说话,但脸上都洋溢着欣喜的神色,两抹因欢喜而染上颊的红晕彰显着喜庆。

    她知道,她们前些日子是很苦恼,不明白身为国后的她为什么刚刚大婚却不侍寝,不明白为什么旸候都不曾过来探望,虽然他时常会让巴南带一些赏赐过来,但那都是表面上的礼节,哪个妃子刚入宫时没有得到那样的待遇呢?

    而如今,旸候不仅要白襄侍寝了,还是亲自过来,并陪同她一起进餐,这是王和后之间关系发生改变的重大表象,她们怎能不高兴呢?

    白襄默默不语地在静中看着身后侍女的笑容,但她们的笑容每甜一分,她的心就越痛一分,她当然明白在这宫中帝王恩泽的重要性,她本来想去甫陵宫问问前王后海倾达,问问她这身为王后的日子可否容易?服侍君王可否逃避?

    但那宫前的满地残枝败叶和宫内在昏暗中兀自和烛光相伴的孤影告诉了她,在这里,君恩和君的信任意味着一切,失去了之后,哪怕自己的身份再尊贵,也只能在寂寞中残喘着荒废红颜,更何况,她还有目的在身,她不能过不了这道坎。

    殿外太监尖细的嗓音忽而想起,白襄听见了繁杂的脚步声,她按住心底的畏惧,对着镜中的自己微笑,衬着头髻上的各式艳美珠花,把那最甜美的一刻展现出来。白襄整了整衣衫,起身笑着迎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