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祥瑞余波 二

一笑也是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zqccw.com,最快更新明末特使最新章节!

    听得两个汉人大臣献此计策,那些一贯狂妄的满人也不由得呆立当场,不知如何是好。他们想不通,为什么会在南蛮有了祥瑞之后,仍要主动进攻的道理。到了最后,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皇太极。

    双*腿盘坐于卧榻上的皇太极,面目扭曲,咬牙切齿,肩头轻*颤,双拳紧握,显见正处于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过了一会儿,他将目光投向一直眼睑下垂,默不作声的睿亲王多尔衮。

    “多尔衮,不知你有何见解?”

    “臣弟愚钝,唯皇上号令是从。”

    皇太极见多尔衮如此恭顺,满意一笑,粗声说:“各位,既然南蛮西南方向出现异兆,那我们就顺其自然而行之。豪格——”

    “儿臣在。”豪格身躯一振,连忙坐直身体,面朝皇太极双手一拱。

    “豪格,你不是有一班奴才在那西南方向活动,为我们输送物资嘛,嗯,那你就给他们传令,让他们在那儿多造一点谣言,呵呵,既然他们会出圣人,那我们就让那南蛮自己先乱起来。让他们空有圣人,也发挥不出作用来。”皇太极吩咐说。

    豪格用手抚摸了一下自己脸上的胡须,有点迷糊的说:“皇阿玛,让我手下那班奴才造什么样的谣言呵?”

    听得这话,多尔衮不屑地瞥了豪格一眼,心说这样的蠢材,也能接掌大位吗?嘿嘿,走着瞧吧。到了皇太极归西的时候,就有好戏可唱哩。不但是他这么想,悉尼、岳托和代善等一班满大臣的脸上也是表情多种多样。

    皇太极哈哈一笑说:“豪格,此事简单,具体怎么行*事,你请教两位学士就行。做好了,就是大功一件。”然后,他又立即下令道:“刚才两位学士所献之策大善,我命令......”

    “喳!”分坐两边的满汉大臣一齐拱手受命。

    1638年(崇祯十一年)八月,清兵从青口山(今河北迂安东北)、墙子岭(今北京密云东北)两路毁墙入关,发动了第四次入关作战。明蓟、辽总督吴阿衡、总兵鲁宗文战败而死,中官郑希诏不战而逃。清军遂长*驱直*入,屯兵于牛栏山。

    就是因为满人的这么一次入关作战,大明王朝的官员在治国方略上发生了重大分歧。时任兵部尚书的杨嗣昌,为贯彻其“安内方可攘外”的战略,力主与满清议和,但遭到宣大总督、勤王兵总指挥卢象升的激烈反对。

    在这种关键时刻,或战或和,都不算是根本性的错误,关键是要迅速作出决策,集中全部力量来加以落实。作为当家人的崇祯皇帝,却是和战不定,拿不定主张。既想与满清议和,又担心会影响了自己的名声。

    到了最后,还是急调陕西三边总督,以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的洪承畴等人东去勤王。由此一来,在潼关战败,仅率刘宗敏等十余人隐伏商雒丛山中(在豫陕边区)的李自成,竟大难不死,重新获得了生机。

    此时的李自成,并不知道后来的变故。自从三月兵败之后,李自成率部先是从川入陕,自洮州出番地,还没等到大展手脚,就被总督洪承畴严令曹变蛟与贺人龙率部追击,一刻也不准放松。

    在这一路上,李自成率军与曹军连番苦战,转战千里。番地人稀粮乏,农民军无以得食,体力不支,战死饿死者众,战力大为减弱。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李自成只好率军再行入塞,赴岷州及西和、礼县山中。

    有了洪承畴的严令,曹变蛟依然是衔尾追剿不息,一刻也不放李自成松劲。李自成打又打不过,只好潜伏于山中不出。祥瑞出现的时候,他正带着一帮嫡系部下,蜷伏在商雒丛山中舔*舐自己的伤口哩。

    “闯王大喜,闯王大喜。”出现祥瑞的第二天早晨,被闯王视之为军师的宋献策,天刚放亮就手捧两片竹片,兴致勃勃的跑到了李自成所住的帐蓬前。

    说起来,宋献策并没有什么其他治国治军的才学。他本是跑江湖玩算命打卦出身,精通“术数”,以“术士”为生,长期云游四方,为人占卜吉凶祸福为生。只是在投身闯王队伍之后,他立即发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作用,投流寇所好的献上“十八子,主神器”谶语,赢得了李自成和他的部下的信任与好感。从而,也就在闯王队伍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依照历史,宋献策是崇祯十四年四月,才由宝丰举人牛金星推荐,加入到李自成农民军中。只是因为文德生这么一个蝴蝶的展翅,才让他提前了这么许多时间投入闯王军中。)

    昨日看到天现异兆,只见那天边云朵泛红,霞光万丈,片片云朵沸腾起来,一派夕阳景色。这是一件大好事嘛,只是如何才能将此好事转化为自己的功绩呢?当时,宋献策的心中就犯起了嘀咕。

    接下来,他就窝在自己的帐蓬之中,将两片竹片反复投掷,观其俯仰,以占卜吉凶。口中也一直是在念念有词,念叨着什么‘乾卦为天,坤卦为地,震卦为雷,巽卦为风,兑卦为泽,艮卦为山,离卦为火,坎卦为水’的口诀。

    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念叨出了什么样的成果。当然,也没有人耐烦去管这些神神鬼鬼的事。蜷伏在山谷之中,闲着也是闲着,只要不碍别人的事,便没有谁来加以干涉。

    谁也没有想得到,安静了这么长时间的宋献策,会在今天一大早,就跑到闯王帐前咋乎开了。宋献策的喉咙响,很快就将也是闲得蛋疼的刘宗敏等一干将领给引了过来。

    “宋矮子,又有了一些什么新鲜事,也给我老刘说道说道。”矿工出身的刘宗敏,大着喉咙嚷嚷道。

    宋献策个子矮小,身形猥琐,如同秃顶的人不喜欢别人说灯亮的道理一个样,平时最是不喜别人喊他‘宋矮子’。只是看到说话的人是从来不知道顾忌为何物的刘宗敏,他也没有办法,只得是苦笑连连。

    由于刘宗敏和李自成同为米脂人,彼此私交甚密,又是最早跟随李自成起事的老人,闯军之中,大家都得让着他一点。象宋献策这种只靠嘴皮子吃饭的人,更是要对他恭敬得很。

    此时,宋献策只得陪着笑脸说道:“刘总哨,我这不是正要准备说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