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

宁玉芯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zqccw.com,最快更新幸福农家妇最新章节!

    谁都不知道白玉娴有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她有一个小空间。

    这个空间相当于四五十平方米的房间,于是白玉娴就按照自己的房间来收拾,在空间里放了一张床、一座衣柜、一座书橱和一张梳妆台,床上放着枕头被褥和她喜欢的小熊玩具,柜里放着衣物鞋袜,橱里列着她平时喜欢看的一些书籍,梳妆台上放着洗漱用具和护肤品、抽屉里放着她自己收藏的珠宝首饰和贵重物品。

    因为她经常出门旅游,许多东西放在家里和外面都不保险,所以就放在空间里。

    空间就像是移动行李箱,白玉娴很好地利用了剩余的一多半空间,堆放着她认为很有用的生活必需品,譬如牙刷牙膏睡袋等日用品和她专门跑到农村买的米面粮油等。

    所以,当白玉娴发现自己穿越到七十年代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空间的存在。

    幸好空间没有任何媒介,在她十八岁时就出现在她的脑海深处,现在没有随着她的穿越而消失,里面还是穿越前的模样,一件东西都没少。

    白玉娴放下一颗心,暗暗观察自己的处境。

    她穿越到了四十多年前的1972年,变成一个十八岁的乡村女孩儿,女孩儿的记忆和她的融合在一起,让她知道女孩儿有着和自己一样的名字,也叫白玉娴,父母健在,上面有三个哥哥,下面有一个五岁的弟弟,名字分别是白玉国、白玉兵、白玉华和白玉民。

    三个哥哥结婚后就分出去了,各有各的小家庭,吃住都不在一起,现在家里只有白父、白母和玉娴、玉民姐弟两个,一共四口人。

    原身暗恋从上海来的一个知青郑建华,郑建华长得斯文儒雅,俊俏非凡,而且才气过人,会唱歌、会画画,昨天和大队支书的女儿姜桃定亲,原身不由得失魂落魄,回来淋了一场雨,既没有发烧,也没有生病,不知道睡梦中怎么就换了一个灵魂,成了现在的白玉娴。

    白玉娴皱了皱眉头,还好是暗恋,任何人都不知道原身的心事,包括父母和郑建华,不然自己成了她,很难解决这件麻烦。

    原身去年高中毕业后就被安排在生产大队的小学当教师,现在正值暑假。

    白玉娴的职业就是教师,倒和原身一样。

    不过,即使放暑假了,原身也不清闲,父母每天都要出工,去挣工分,原身除了在家洗衣做饭以外,还要去生产队干活,工分多挣一分是一分,原身当教师没有工资,和生产队里的所有社员一样,都是记工分,参与生产大队收粮和年底的分红。

    这几天阴雨连绵,一直没有停歇,社员不用出工,才得以在家休息。

    白玉娴醒来时就是早上,吃了一顿没滋没味的地瓜干杂粮粥配着黑咸菜,饭后父母出去串门,小弟玉民去大哥白玉国家找大侄子玩耍,家里只剩她一个人了。

    白玉娴打量自己所处的房间,她住在白家三间堂屋的西间,堂屋坐北朝南,东间是父母的住处,弟弟和父母同住,三间房没有隔断,不过一套漆色剥落的高低柜遮挡住了来自中间饭厅兼客厅的视线,具有一定的*。

    房间的面积很小,目测只有十来平方,外面正在下雨,屋里既潮且暗,依稀可见黄泥糊的墙壁,有些地方泥巴脱落了露出砌墙的石块,西墙上面贴着一张毛爷爷、周爷爷等伟大革命家的集体画像,颜色鲜艳夺目,南墙开着一扇四四方方的小窗户,地面是泥巴地,凹凸不平,北墙和西墙夹角按东西方向放着一张木床,长约一米八,宽约一米二。

    再一打量,白玉娴发现床腿绑着四根竹竿,撑起一顶洗得发黄的白色蚊帐,帐内铺着打补丁的凉席,除了枕头和蒲扇,床上没有别的东西。窗下摆着一个四四方方的木箱,底下有两个长条凳支着,箱盖上放着课本等物,大概是当作书桌用的,跟前有一把椅子。

    很简陋的房间,充满了七十年代的味道。

    白玉娴想着原身的记忆,不由得有些郁闷,因为白父是七队的队长,他们这里不叫村,叫生产大队,上面乡镇叫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下面分为十二个生产队,七队是其中之一,七队的大小事情都由白父管着,算是有点儿地位,所以除了闹饥荒的那几年,白家其余时候都没饿着,就是吃得非常粗糙,和二十一世纪比起来像是地狱一样。

    趁着外面大雨滂沱,家里无人,白玉娴赶紧查看自己的空间,顺便整理一下可用和不可用的东西,她先是为里面的东西没有缺少而高兴,随后又沮丧起来,她发现,自己存储的东西大部分不能拿出来。

    钱不能用,太可惜了,她在空间里放了四叠大红钞票呢。

    梳妆台抽屉里的珠宝首饰和手表更加不能佩戴,别提变卖了,等以后生活水平提高了倒是可以拿几件首饰出来,因为一些金饰、银饰和玉饰款式比较简洁大方,并且上面没有年代印记,还有一对民国时代的金镯子是祖父母传给自己的。

    被褥和毛熊不能拿出来。

    衣服鞋袜的款式和质地都太超前了,万万不能穿,不过内衣可以穿在里面不让人看到。

    护肤品和牙刷牙膏这些日用品可以背着人使用,感谢天,感谢地,白玉娴受几个朋友和同事之托,从海外购买不少东西放在空间,其中就有护肤品一项,有适合青葱少女的,也有适合二十五岁以后用的,没来得及给她们自己就穿越了,省着点用,够自己用十年都有剩。

    白玉娴从空间里拿出自己常用的小圆镜,对镜照了照,镜中的自己长得十分秀气,圆润的鹅蛋脸,弯弯的柳叶眉,亮亮的杏核眼,高鼻梁,樱桃嘴,皮肤很干净,几乎看不出毛孔,就是有点粗糙,不够白皙,应该是风吹日晒所致,因为衣服底下的肤色很白。

    白玉娴对这副皮囊很满意,比穿越前的她漂亮多了,身材也很好,至于手脸颈臂的皮肤用护肤品仔细保养的话,一定焕发白皙水嫩的光彩。

    收起小圆镜,白玉娴把注意力挪回空间,清点米面粮油的数量。

    城市里卖的米面粮油大部分失去了天然的清香和味道,所以白玉娴每年都会去农村采购一番,买小麦自己去磨面,买稻谷也是自己去脱壳,买花生黄豆自己去榨油,没有掺杂任何东西,吃着比较放心,还会买一些农家从地里收回来晒干的红小豆、绿豆、豇豆、芝麻、花生等杂粮,大多都是他们种着自己吃的,不是大批量的,回来分送长辈和亲朋好友。

    现在空间里还没送完的有三袋面粉、四袋白米、半袋玉米面,一袋能装一百多斤;装杂粮的袋子可装五十斤,除了花生米有两袋,其他每样都剩小半袋;二十斤装的豆油有一桶,十斤装的有四桶,五斤装的有两桶,花生油只有十斤装的二桶,五斤装的三桶。

    装油的桶是农家常用的塑料方桶,可装水、可装油、可装酒、可装蜂蜜。

    白玉娴比较满意,心神跟着一松,有了这些粮食,虽然不算多,但在现实中没有粮食吃的时候自己暂时也不会挨饿了。

    她目光一转,发现油桶旁边有两个半新不旧的红色塑料箱,四四方方,半米高,两边有耳扣着盖子,底下有滚轮,她努力想了想,脸上突然露出一丝喜色,里面装的可是肉!她在金华那边的农家买了两头黑猪,去掉下水,一共得了两百多斤肉,自己留了一半,就放在一个塑料箱里,另一个塑料箱里装着她在当地买的特级火腿,送了一部分出去,还剩一些。

    空间里时间静止,食物无论放多久都不会变质,白玉娴很放心地把这些东西存储在里面,没想到现在居然成了宝贝,虽然不能明目张胆地拿出来食用,但总会有机会的,这个时代物资短缺,最缺的就是粮油肉,国家严格控制买卖。

    这是一个无论买什么东西都需要票证的年代,粮票、油票、布票、肉票、棉花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等等,覆盖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提起票,白玉娴突然想起自己好像收藏了许多六七十年代的票证。

    她赶紧操纵意识,打开书橱下面的柜门,将一个镂刻着花卉草虫的红木盒子从里面拿到空间外的现实中,放在床上打开,里面满满的都是票证。

    白玉娴的大伯父当年管着票,这些都是当年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后没有发出去的票,大伯父一直收藏着,后来转送给了她。白玉娴自己翻看片刻,有粮票、油票、猪肉票、牛肉票、羊肉票、鸡鸭鱼肉票,还有糖票、布票、棉花票、布鞋票、肥皂票、火柴票、煤油票,自行车票和缝纫机票、手表票、收音机票也各有几张,简直是五花八门,包罗万千。

    其中大部分是65年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据说是流传最广使用最久的粮票,是粮票中的佼佼者,全国各地都可以用,而地方粮票出了省就不能用了。

    还有几张军需供给粮票,都是一百斤和五百斤的大面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