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

宁玉芯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zqccw.com,最快更新幸福农家妇最新章节!

    今年的猪肉又是供不应求,哪怕是瘦多肥少的野猪肉也非常抢手,甚至有富裕的人家就爱这一口野味,因此野猪肉的价格竟然升到九毛钱一斤,单以余家野猪肉的重量来说,余庆国应该卖得二百零九块五毛钱,不包括排骨、猪头和可以吃的猪下水等。

    余庆妍那位卖布料的同事公公、婆婆和丈夫都是工人,家里不缺钱不缺布,唯独缺肉缺油水,余庆国先给余庆妍送肉,她正好拜托余庆妍匀点肉给自己,因为余庆妍家从娘家带来不少肉,挂满了阳台。见到余庆国来给余庆妍送肉,又要去食品收购站卖肉,那么两大筐的肉挂在自行车后座两边,她激动不已,立刻恳请余庆妍帮忙。

    于是,余庆国割了三十斤肉送她,猪头、排骨和猪下水她也要了。

    为了不背上私下交易和投机倒把的罪名儿,向来谨慎的余庆国分文不取,她笑纳后再三道谢,回家再回来就给余庆妍带来自己家里节余的两块小碎花棉布和几斤羊毛线。

    余庆国卖完肉回家,余庆妍就把布料和毛线塞给了余庆国,说送弟媳妇做衣裳。

    其实国家允许以物易物,别的白玉娴不清楚,但是她知道农民可以去供销社用鸡蛋换取油盐酱醋,也可以去粮管所用粮食换粮票。

    她猜测,余庆国他们如此谨慎的原因可能是私人交易,这是国家不允许的。

    少了几十块钱的收入,白玉娴并没有很在意,布料可比钱难得,她留下一百块和两块五毛的零头,八十块让余庆国孝敬祖母三十,孝敬公婆五十。余家远近数十个孩子,大年初一光是散出去的压岁钱对于祖母和公婆来说就是不小的压力。

    那几斤羊毛线有红色,也有青色,她打算给余父余母和余奶奶各织一件毛衣,目测羊毛线的数量应该够,若是不够的话,到时候就买一斤半斤添上。

    公婆和善,祖母又那么疼爱余庆国,白玉娴心甘情愿孝敬他们。

    余庆国特别庆幸自己娶了这么一位贤惠媳妇,忍不住夸了又夸,夸得白玉娴都不好意思了,推他去收拾那一堆野鸡野兔子,余母打算除了现吃的,其余做成风腊肉或者腌肉。

    除此之外,还得炸果子、炸丸子、炒花生、蒸馒头,一忙活就是好几天。

    有了充足的肉,余家没人亏待自己,所以这几日玉娴没有叔伯兄嫂来请吃饭的时候,家里晌午的主菜不是炒野猪肉,就是炖野鸡、红烧野兔子,要么是笋干炖野鸭,白玉娴原身在娘家一年吃的肉加在一起都比不上在余家这几日吃的,足见口福。

    雪已经不下了,可是气温低,风又大,不见阳光,各处的积雪总是不化,白玉娴和余庆国觉得几天内是等不到天晴路好走的时候了,就挑了一个日子回白集大队下年礼,主要送白玉娴的祖父母和父母、叔伯,一共送六样,鸡鱼肉蛋果糖,每样六件,取自“六六大顺”之意,无非是送的礼那边回一半,没什么说头。

    送完节礼,就到年根底下了。

    城里的工人过年放不放假,白玉娴不太清楚,但是到了腊月二十六,余庆安还没回来,好不容易腊月二十七那天回来了,却是让父母去王家拜访。

    白玉娴正在公婆家厨房帮忙炸最后的年货,全部都听在耳朵里。

    马上就要过年了,余父和余母当然不愿意迎着大风大雪地出远门,耐不住余庆安一个劲地催促,说王家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和他们会面,余父也想早点解决余庆安的终身大事,就定下第二天去,当天去当天回。

    见父母同意会面,余庆安当天就回城了,说要告诉王家,让他们做好准备,临走前又说道:“妈,咱家腊肉腊肠那么多,我带一点回去吃!”不等余母答应,他就取下三条腊肉和十几节香肠、两只风干的野鸡挂在自行车的车把上,一溜烟似的出了门。

    生怕招人嫉妒,余母就在屋檐下挂了四条腊肉和二十几节香肠、两只风干的野鸡和两只风干的野鸭,其余的风腊肉成品、半成品和咸肉都收在长子家的东偏房,有人来串门时就锁着门,无人来时风腊肉就白天黑夜地通风。

    余庆安这一拿就拿走了父母放在明面上一多半的肉,丝毫不去想靠剩下那点肉父母该如何过年,因此余母气得在灶台前抹眼泪,油锅里的果子差点炸老了。

    余庆安毕竟是余父余母的亲儿子,作为儿媳妇,白玉娴无法指责他的不对,一时不知从何开口,忙对烧火的余庆国使个眼色,余庆国清了清嗓子,道:“妈,你快把炸果捞出来,别炸老了,大姐夫和他家几个外甥最爱吃米面的炸果,可别叫他们过年来吃不上。”

    余母哎了一声,回过神,赶紧把油锅里的果子翻了翻,炸匀了捞出来,控了控油,放到垫着几张煎饼的大竹筐里,筐里已装了大半筐炸果,金灿灿的十分诱人。

    白玉娴很喜欢吃这种炸果,特别勤快地帮忙,光明正大地偷吃了不少。她记得自己小时候长辈们也会炸一些,面粉的、米面的,她最喜欢吃米面做的炸果,薄薄的形状各异,和薯片一样脆,却有着油的香、米的香,不像薯片全是调料味儿,失去了食物本身的清香。可是,后来年纪越大,年味越淡,家里再也没有做炸果了,外面卖的各种炸果都没有了那种味道。

    因此,白玉娴也接着余庆国的话说道:“妈,我也喜欢吃米面的,可惜我娘家那边很少有人做,从小到大就没吃过几次。等大年初二庆国去接了大姐和大姐夫、外甥们过来,妈可不能都给他们吃,得给我留点儿。”

    余母想起长子和儿媳的孝顺,稍解她对幼子的失望,破涕为笑道:“好,我先留一半给你们拿到你们那儿,剩下的放在这里等到你姐姐姐夫们来了拿出来给他们吃,你跟着我忙活了那么多天,咋地都不能亏待了你的嘴。”

    “谢谢妈,还有前天炸的萝卜丸子,我看庆国挺爱吃,昨晚我烧的白菜汤泡丸子,他足足吃了两大碗!”白玉娴没忘丈夫的喜好,果然婆婆又点头了。

    他们说说笑笑,余庆安带来的阴霾仿佛不复存在。

    第二天,还是要为余庆安的婚事奔波。

    余父和余母对余庆安及其岳家不满,就不像对白家那么看重,简单地准备了一点礼物,大女儿在城里,他们没少听说其他人家会亲家的过程。

    冰天雪地的没办法骑自行车,余庆国一大清早特地去生产队借了一辆骡车。

    白玉娴吐出一团白雾,对在院子里忙着喂骡子的余庆国道:“咱家没有空罐子,这几个还是妈拿来的,赶明儿炼油需要用罐子,总不能再问爸妈要。难得有骡车,我和你一块陪爸妈去县城走一趟如何?爸妈年纪大了,别叫爸驾车,迎着冷风可不好受,等到了城里,爸妈去会亲家,咱俩去废品收购站看看有没有好用又便宜的大罐子买几个回来。”

    上次在废品收购站尝到了那么大的甜头,她早就想再去几趟了,就是没有机会,好不容易有一次机会,她可不想放过。而且,她确实想买几个陶罐砂缸,用来盛放油盐酱醋和风腊肉、咸肉等,她可不愿意过年的时候让拜年的人看到自己家有这么多东西。

    余母放那么点东西在明面上就被余庆安拿走一半,要是知道余家大部分风腊肉和咸肉都在自己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还是提前做好准备为妙。

    经历这么一件事,白玉娴觉得余庆安性格很奇葩,她真没见过这样的人。

    “行,我跟爸妈说一声,咱们一起去。”余庆国想了想,答应了白玉娴的要求,“晌午咱们俩下馆子,不随爸妈会亲家,也不去打扰大姐,别忘了把粮票带上。”

    白玉娴高兴极了,连忙全副武装。

    有儿子儿媳陪着一起,余母很高兴,就是有点担心婆婆一个人在家,后者一挥手,“担心啥?你们不在家,我去老二家,难道他们家舍不得让我老婆子在他们家吃一顿?”

    余二叔当然不会舍不得,要不是老母认为长幼有序,应该让大哥养老,他早就和大哥轮流奉养老母了,因此听了兄嫂的拜托,当即就把老母接到自己家。余家四个儿子都很孝顺,哪怕四婶性子尖酸刻薄了一点,也对老人挺好,这就是余母妯娌三个容忍她的最大原因。

    抵达县城后,余父余母就和余庆国白玉娴兵分两路,前者直接去余庆安的宿舍,后者驾着骡车去废品收购站,约定下午两三点时在余庆安宿舍门口碰面。

    余庆安的对象王国红家也在工厂宿舍,距离很近。

    余庆安正等得不耐烦,好不容易见到父母过来,立刻就带他们去王家,压根没想起让父母到自己宿舍歇歇脚或者喝口茶暖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