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帝皇城前

天外安奇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zqccw.com,最快更新谋国录最新章节!

    那两个官兵听见呐喊声,手上的动作并没有停下,而是疑惑地朝着车队扫了一眼,看到了马车的模样方才停下手来。路上的行人、车马也纷纷侧目而视,身在帝都的人对于棉木紫轮之类的官爵配备自然是不陌生,看到是侯爵车驾,便放慢了脚步准备看热闹。

    车队停了下来,李桓从马车上一跃而下,而陆教习已经骑着行地龙马走了上来,宁伯则是从在驿站租用的马车上走了下来,还一边朝着李桓示意。

    李桓连忙走上去去,道:“宁伯,有何吩咐?”

    宁伯知道李桓心善,便只是简单交代道:“桓小子,帝都水深,切莫生事。”

    “宁伯放心,小子当妥当处置。”李桓恭敬地应了一声,然后就转身往两名官兵走去。

    两名官兵看到李桓走过来,虽然只是一个半大小孩,但是也不敢失礼,连忙行礼道:“小府君大人万安。”

    李桓微微挑了挑眉,问道:“尔等识我?”

    “自是识得,青阳府君大人车驾,年岁十三上下,乃是小府君大人,帝都之人大多识得。”其中一个看起来毕竟机灵的官兵答道。

    李桓闻言也有些了解,这些人居于帝都,平常自然要小心谨慎,对于各类官爵不说了然于胸,至少也是识得几分,以免冲撞了贵人惹火烧身。况且青阳府君这个头衔也有几分独特,别的侯爵要么是睿侯,要么是武侯,府君之称独此一家,自然也就记得清楚些。

    “尔等何人?为何于官道之上行凶打人?”李桓负手而立,神色有些严肃的问道。

    那个官兵连忙恭声答道:“我等乃是帝皇城至正门禁卫,奉命驱赶流民。”

    “哦?驱赶流民?”李桓看了一下官兵手中的鞭子,鞭子长约四尺,由十数根牛皮丝拧成一股,三股拧成鞭型,有拇指粗细,打到人身上绝对皮开肉绽。

    他指了指鞭子,问道:“驱赶流民驱至驻地二十里外,确是敬业爱岗,可为何鞭笞之?”

    那个官兵脸色一红,有些吞吞吐吐地答道:“因此人多次硬闯城门,城门尉大人令我等教训一番,以示惩戒。”

    “何以识得此人为流民?”李桓追问道。

    “此人身无户牌,于城中无固定居所,亦未于城中谋职。”官兵答道。

    李桓转过头蹲了下来,看着那个被打的少年。少年全身趴在地上,脸和手脚裸露出来的地方布满血痕,皮肤被鞭子抽裂,血痕上一片血肉模糊。李桓看了一下他的脸,虽然被眼泪和尘土糊得一片灰黄,但是从发间耳后的一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个少年皮肤应该很细嫩,不像一般穷苦人家,至少不可能是流民。

    此时那个少年两眼微微睁着,似乎是在打量着李桓,他的呼吸非常急促,刚才拼命挣扎时消耗了很多体力,此时已经没力气动弹了。

    “你是何人?为何擅闯城门?”李桓开口问道。

    少年微微挣扎了一下,似乎是想换个姿势让自己舒服些,但是没有成功,只好就这样趴着说道:“在下……苏定帆……帝都学宫……乙班……非流民……”

    由于他已经没有力气,而且胸腹被反压着,说话声音显得有些嘶哑,李桓只能模糊听出几个字。接着他的眼睛又闭上了,但是嘴里还喃喃发出微弱的声音,明显是身体失血而且体力不支,已经处于一种半昏迷的状态。

    李桓听见“帝都学宫”的时候,大概已经知道了那些官兵是在撒谎,但是他不露声色地站了起来,对着后面的护卫招了招手,道:“上来两人,将此人带至驿站救治。”

    “尔等戍于至正门,城门尉乃是何人?”李桓回过头问道。

    两名官兵面露难色,对视了一眼,那个比较机灵的官兵才说道:“至正门城门尉乃是徐正徐大人。”

    “此事我已记下,稍后便会遣人核查。”李桓说着指了指苏定帆说道:“今日此人由我带走,如若何人有异议,便让他到驿站询我。”

    听到这两句话,两名官兵顿显慌张,支支吾吾想要开口,却又不敢说什么。

    李桓看了一眼,右手一挥往车队走去。此时苏定帆已经被护卫们抬上马背,而宁伯和陆教习则站在马车前观望着。

    “宁伯,今日还需于驿站歇息一日,待明日入城。”李桓轻声跟宁伯说了一句。

    “无妨。”宁伯应道:“只是此事处置不妥,你乃世袭府君,虽未加封受礼,亦享府君礼遇,若以官职论乃是正二品。何须与两名官差多言,拿下审问便是,平白耽误一日时辰。”

    李桓听到宁伯的话,不由地有些奇怪,宁伯平常都不会说这么盛气凌人的话。

    “你需记得,此地乃是帝都。”宁伯似乎看出了李桓的疑惑,开口说道:“虽不准你惹是生非,亦莫丢了府君名头。”

    李桓恍然大悟,连忙行了一礼,道:“小子受教!”

    等到李桓一行车队离开,那两名官兵连忙跑回至正门报告去了。

    当车队到了驿站,李桓下车之后马上就被震撼到了,高达十丈,约三十三米的城墙全都是用长一丈高一尺的青岗石堆砌而成,向东西延伸,一眼望去只能看到远方突出来的马面,根本看不到尽头在哪里。远处至正门是帝皇城瓮城城门,高与宽都是三丈,瓮城以城墙为界向外突出了一个直径十数里的半圆,瓮城外墙除了至正门之外还有东翼正门和西翼正门两个高宽两丈的城门。

    至正门上筑有一个五层高的箭楼,灰墙青瓦,自城墙顶部算起高约九丈,自地面算起通高十九丈。至正门正后方就是太正门,高与宽都是五丈,其上筑有五层城楼,形制与箭楼相似。城墙顶部每隔三尺就有一个垛口,每隔三十丈便筑有一个敌台,敌台之下便是马面,突出城墙十余丈,宽约十丈。

    “都说帝皇城乃是大秦第一城,今日所见确实震撼至极,闻说南北城墙长近百里,东西城墙长近两百里,真真惊人至极!”李桓看到眼前这一幕,不由大声赞叹道,他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城规模比这个还大。

    “帝皇城城墙上厚约十丈,底厚约十一丈一尺,进城门时尤为壮观。”宁伯走上前来说道:“入得城后,便可见城中林立之塔楼,虽高与城楼相近,但未有城楼般气势恢宏,反而其一柱擎天之势予人以锐不可当之感。”

    “宁伯,不知帝宫气势如何?”李桓行了一礼问道。

    宁伯捋了捋短须,答道:“帝宫之势与外城相当,其内珠光宝气,更显气势恢宏。”

    “如此说来若是见识一番便已是不虚此行了。”李桓感叹道。

    接着一行人都进了驿站,而苏定帆则是被护卫们抬去了驿站中的医馆救治。李桓车队之前歇息的都是军设驿站,一般都在各个地方城池外的官道上,而帝皇城外只有官设驿站,专供外地赴帝都官员入城前歇息,因为地位比较敏感也比较重要,所以条件自然也好些,不像那些军设或者民设驿站一样连个医馆都没有,还需要到城内去请。如果是在民设驿站基本都是前不着屯后不着店的地方,连医师都没地方找。

    李桓一边看着医师诊脉施药,一边暗暗猜测着苏定帆的情况。如果苏定帆是帝都学宫的学生,那就算是官学学生了,归属于国子监管理。而且这类人地位相对比较高,虽然暂时没有一官半职,但是注定是要进到各个顶级学府修行或学习的。如果是被秦炎武阁或者神都学院招收,那身价更是大涨,学成之后最少都可以混个五六品官当当,生活也会滋润些。

    但是看苏定帆的情况,被驱到二十里外暴打,而且是用对付低级武修的牛皮鞭暴打,这已经不是稍加惩戒可以解释的了,明显就是有意将人打死打残。苏定帆一看就是一个略有炼体的人,但是这次确实打得太狠了,连官医看了都不由直摇头。

    “大夫,此人情况如何?”李桓看见大夫站起了身来,连忙问道。

    “此人被鞭笞之处伤口过深,即便施上药物亦仅可保其痊愈,伤愈后免不得留下些许伤疤。况且此人部分肢体为玄气所伤,往后若无修炼难以痊愈,免不得落下些许残疾。”医师另外还轻声加了一句:“若是财力尚可,还需寻些上佳药草方可治愈。”

    “如此便有劳大夫了,如今我最需要便是他可醒来,其余诸事倒是急不得。”李桓道谢了一番,接着就让他去执药熬汤去了。

    床上的苏定帆此时已经被下人擦洗了四肢脸部,污渍尽除,只是被打伤的地方被临时撒上了药粉,也没有用什么东西裹着,有些地方还微微渗着血水,粘上药粉后迅速变成糊状,看起来十分肮脏。

    李桓细细地打量了他的脸色,他的脸上虽然分布了一些伤痕,但是从额头、鼻翼或者颈脖的位置上看,可以看得出这位苏定帆皮肤细嫩透白,至少也是一个书生或者富贵人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