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路故事

斑竹若茶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 www.szqccw.com,最快更新斑竹若茶文集最新章节!

    秋雨微微地下着“淅淅淅——”

    岁月的流失,淡化了我多少记忆,时间的过往,湮没了堆积的历史。但家乡那条我曾经走过无数次细细长长、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小路,依然在我心灵中清晰着,划过温馨的天空,凝聚成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一首轻音乐,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回首匆匆,记忆深处最深刻的触痕是父亲在林业队时常走的那条小路

    雄鸡一唱,整个村子全都醒来了,醒成一片的霞光,大地伸起手臂托起一轮生活的红日,轮回多变的季节,把那珍珠般数不清的日子散落在恬淡的田野里。阵阵清风缠绕着清脆的鸟语,落在路旁张开的花瓣上,开心地翻出了圈圈的红晕。通红的阳光在静静地挪移着身子,把大地罩上了一层通透的金黄,门前的小河在静静流淌,在我的心田里泛起激动的浪花,这实在是一个温馨的早晨。

    村子的北头,散落着大片大片的晨露,在禾上、在草间、在野花的香里;村子的南头,弥漫着缕缕汗香,在额头、在腮边、在会心的笑里,在大田的脊梁上。

    山路,高低错落、潮湿泥泞、乱石无则,这是父亲劳动时常走的路。严格的讲,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河沟。平时老天不下雨,河沟只是浅浅地流着一股山上下来的空山水,清凌凌的水在石头的缝隙间任意穿梭,偶尔也见村民在石头上捶打衣服。着捶打声送走了无数个贫穷的苦日子。刚走进河沟,两旁还有几户人家,再往里走就没有了人烟,路也就渐渐升起,一直到山顶。除了这山路,满山坡尽是果木桃林,春落枝头的时候,这里就是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我有时跟父亲来走走这山路,在山坡上摘几颗酸枣,吃上几个苹果桃子。

    路旁和石缝长出的蒿草无规则地站立着,轻风干扰了它们的宁静。细微的、透亮的露珠开始耷拉下脑袋,拍打着父亲和我一长一短的身影,在太阳底下寻找它们的落脚点。我们一前一后缓慢走着。我走在父亲前面,脚下的石头被我们踩得哼哼吱吱,我睁大眼睛看着这被踩得接连打滚的石子,笑的脸上像开了一朵牡丹花。我抬起脚,踢开了跟前的几块石子,然后迈开大步,两臂前后甩着,像香港警察走正步。“不要得意啦,走路也不好好走,小心被石头绊倒了”身后传来父亲的声音。我心不在焉地只顾自己走,我的眼睛似乎有点累。但是我很清楚、很肯定我的背后还有一双眼睛,那是父亲的眼睛,我感到后背像羽绒覆盖,一片温暖。

    “孩,你走路要小心,每一步下去都要踩稳了再走,不要着急,踩稳了踏实。如果你踩不稳,就站不稳,看把你跌倒摔着了。咱家条件不好,如果弄脏了衣服,你可就没有换得了,你就穿那脏衣服吧。”父亲突然说的这几句话让我呆了一呆,不禁驻足看了一下自己的脚,又看了看我的裤腿,早就被露水打泥了一片。我看见反正也泥了,就耍起我的小脾气来,向前走了几步故意摆弄了几下:“走路还要怎么样走?我就是这样走的呀。”父亲笑笑说:“这人呢,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路当然也有讲究。咱们农村都是土路,石头路,不好走。如果遇上下雨天就更糟糕了,路很滑很脏,要多加心。”那倒也是,不下雨路就又湿又泥,操心走也要弄脏。我家里贫穷,本来就没有几件换洗的衣服,我看了父亲一眼点点头。父亲接着说:“做人就跟这走路一样,两只脚踩下去要踩得踏踏实实,稳稳当当才不会跌倒。你现在还小,不懂。比方说你的脚踩在这石子上,石头一滚就会把你带倒。弄脏弄破衣裤不说,万一摔着你怎么办?”我把父亲的一番话记在了心里,开始小心翼翼向前走,边走边想原来走路还有这么大的学问。父亲看见我一脸疑惑似懂非懂,又开口了:“人家过光景都得节省点,什么东西都要节约,衣服鞋袜都要尽量穿的时间长一点。还有啊,走上坡路时脚趾头要勾住鞋底,身体重心要用在前脚掌,然后整个人身体向前倾斜,这样不容易滑倒;下坡的时候要脚后跟踩稳地,身体重心向后斜,慢慢走,这样就不会摔跤,你一定要记住。”

    那个时候我对父亲的这些话似懂非懂,不太明白这些话的深刻含义。现在回想起来明白了这些话语是老父亲的经验之谈。父亲在那块土地上劳作了一辈子,用双手在地里刨生活,林业队的园林土地肥美得黑黝黝的。每当秋天到来,那一片片一层层的园林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引得一群一伙的孩子眼馋的直流口水。父亲坐在地埂边,一边呼喝前来捣乱的孩子、一边欣赏着那大片林子,心里美极了。农闲,在门前种下一片菜园,种下南瓜、白菜、辣椒、茄子、豆角等贴补食用,撑着这个贫困沉重的家。

    在风雨泥泞中穿梭自如的父亲,这些是他多年积攒下来的一些生活常识。做人就和走路一样,要光明磊落,行的端,走得正,才不会跌倒,不会被摔得鼻青脸肿。我一路走着,由衷地对父亲产生了深深的敬佩,我也为有这样一位父亲心里充满了自豪。一段路下来,红红的骄阳似乎也在静心聆听,恋恋不舍而不肯移动前行的脚步。我再看看父亲,父亲却头发花白,背也驼了,腰也弯了,脸上刻满了累累的皱纹。然而,父亲目光里充满了坚毅,充满了对生活的不屈和敬畏,父亲神情自若,在我的眼里更显得高大。我被阳光像棉被一样包裹着着,是如此的温暖,如此的幸福。

    在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经常是清早出门,晚上才能回家。

    高中毕业后,这条路就成了我给父亲送早饭、送午饭的必经之路,我走了许多年。河沟里的人也都认识了我。走路人人都会,但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人生的路也有石头挡道,也有泥泞会弄脏裤脚,我们都要随时纠正,才不会跌倒。每次,当我给父亲送饭的时候,我走在河沟里,走在人们夸赞的目光里,走在山间滑坡上,走在雨地泥泞里,我总是不时的会想起父亲的话语,并一次一次地实践父亲的的经验之谈。父亲一辈子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情感,那份情感就是父亲脚上粘着的那层厚厚的泥土,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父亲文化不高,只念了个高小,在教育子女上没有高谈阔论,没有深奥的哲理,只有一些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父亲生活的积累,是父亲做人的指南,是父亲为这个家庭挑起的一副重担。但父亲也许想不到,就是他自己的这些最普通的话就可以给儿女带来很好的影响和启发。身教重于言教啊,父亲没有高文化,但是做人做事很严谨。

    人生就是一篇文章,为人处世就是标点。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还是孩子终生的老师。父亲,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父亲的小路,每个小沟小坡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每个故事后面都隐藏着一段深厚的感情。小路,曾经围绕着家乡一个个贫穷日子,在不断翻新的岁月长河里,成为了水泥、沥青、石子必然替代的牺牲品。小路故事,深深印染在我灵魂的天堂,成了我生活里一张永恒不变的幽幽底片。

    飘雨的秋夜已酣然入睡,安静得失去了呼吸。我独坐在案前,翻腾着遗失的小路故事:一条小河,一道河沟,一群乡民,一道山梁,一块石头任小路故事流淌房间。白炽灯的光晕泻在肩上,流遍全身,异样的感到温存、温暖。我轻轻推开门,把手伸出门外,双手接住这柔软的雨点,好想、好想把它们捧在我案头的白纸上,倾吐一口清气,让它们发出点点金光,变成一个个小路故事,变成父亲仁慈的教导,让墨迹随我的心驿动。

    这寂静的夜晚,没有星星,没有狗吠,没有魅影,也没有狰狞,只有雨丝细穿空旷的音响:“淅淅淅——”只有我对回忆的一曲曲清清的挽歌。大地无语,万物肃穆,静默着、安详着,听任雨点的任意摆布。雨,不停地下着,跌向地面、落上山峦、浇注树林,清洗着小路,清洗着村庄。

    年龄越大越怀旧,这并不是苍老的象征,是对过去的一种纪念。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不为别的,只为这深深浅浅的文字心路。